缺血性肠病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中国专家建议(2011年版) 聊城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sunny 2014.5.22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中国专家建议纲要 腹部血管解剖学 缺血性肠病定义、流行病学 缺血性肠病病因、病理 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 缺血性肠病辅助检查 缺血性肠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缺血性肠病的治疗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腹主动脉及分支 壁支:腰动脉、骶正中动脉、 膈下动脉等; 脏支: 1.成对: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卵巢动脉); 2.不成对: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腹腔干动脉及其分支 腹腔干动脉及其分支 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 平L1起自腹主动脉前壁,经胰腺头体交接处后方下行进入小肠系膜根部右下向右髂窝走行。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营养胰腺和十二指肠; 右结肠动脉:营养升结肠; 中结肠动脉:横结肠 回结肠动脉:回肠末端,阑尾、升结肠。 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 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 平L3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在腹膜壁后面沿腹后壁向左下走行,分支分布于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部。 左结肠动脉 降结肠 乙状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 直肠上动脉 为肠系膜下动脉的直接延续,营养直肠上部。 结肠血供分布图 缺血性肠病定义 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肠壁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可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I)和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 凡全身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疾病引起进入肠管的血流量减少,均可发生本病; 常在一些疾病基础上发生,最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房颤。 缺血性肠病流行病学 本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尤其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 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 国外研究表明急诊监护病房每1000例患者中就有l例AMI患者; 我国90%IC患者为老年患者(≥60岁); 本病可发生于小肠及结肠的任何肠段,多见于左半结肠,尤其是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为主,约占80%。 缺血性肠病病因 缺血性肠病病因———血管阻塞性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见病因,病变动脉的横径缩小至正常的2/3以下,就会出现缺血;多发生于大血管,如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开口的2cm以内;肠系膜下动脉易发生粥样硬化闭塞,但侧枝血供丰富,较少出现症状。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 管腔较粗,从腹主动脉斜行发出,栓子极易出现栓塞,如房颤、急性心肌梗死后栓子、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置换术或搭桥术后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内血流缓慢、高凝,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缺血性肠病病因———非血管阻塞性缺血 约占缺血性肠病的50%; 发生与肠壁的血流急剧减少有关,多由于体循环紊乱引起,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休克、大出血、败血症、重症胰腺炎、严重脱水、心律失常,血管收缩药或强心剂过量; 缺血性肠病病因———肠腔细菌感染性缺血 肠道内有致病菌存在; 肠道缺血时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加,防御能力下降; 上述原因从而使细菌侵入肠壁,形成急性炎症,甚至坏死、穿孔。 实验研究也证明在血管阻塞性缺血后,同时加用抗生素管理,动物可不产生休克或避免不可逆的休克。 缺血性肠病 ---病理学 可发生于全肠道,以左半结肠多发,尤其是降结肠、脾曲、乙状结肠; 因缺血的程度和病变发展阶段不同而表现不一; 病程分为缺血期、修复期和狭窄期。 缺血性肠病 ---病理学 急性肠系膜缺血AMI--临床表现 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为主; 常见于心血管基础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风心病、血管造影后粥样硬化板块脱落。 三联症:剧烈上腹痛或脐周痛而无相应的体征,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胃肠道排空障碍; 常以突发剧烈腹痛,伴频繁呕吐和腹泻为主要症状.约75%患者大便潜血阳性,15%患者可伴有血便; 可表现为肠梗阻,肠穿孔; 发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可进展为休克、急性腹膜炎。 慢性肠系膜缺血CMI--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餐后腹痛、畏食和体重减轻。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与进食有关的腹痛,腹痛可为持续性钝痛。程度不一,定位不明确.以脐周或左下腹多见(与缺血的肠段有关); 多发生于餐后15~30 min,1~2 h达高峰,随后腹痛逐渐减轻; 蹲坐位或卧位可使部分患者腹痛缓解。 查体:消瘦、营养不良、腹部体征和症状不相符。 多数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体征。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腹痛.多位于左下腹,为突发性绞痛.轻重不一,进食后加重。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