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第一节概 述
人类认识细胞的历史不长,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切成薄片的软木,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把它们称为细胞(cell) ,实际上这只是死细胞留下的细胞壁。 不久,荷兰科学家Leeuwenhoek才真正首次观察到了活的细胞。1838年德国的植物学家 Schleiden和1839年,动物学家Schwann,在各自观察了动、植物组织后的报道中把细胞作为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从而创立了细胞学说。恩格斯把该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将组织或细胞从机体取出,在体外模拟机体体内的生理条件进行培养,使之生存和生长,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885年德国人Roux用生理盐水培养鸡胚组织,使之存活了数月之久;1897年Loeb证明从血液和结缔组织中分离到的细胞可以在血清和血浆中存活; 1903年Jolly观察到蝾螈细胞在体外可进行分裂。这些实验被认为是组织和细胞培养的早期萌芽实验。1907年Harrison成功地在凹玻片的淋巴液内无菌条件下培养了离体的蛙胚神经组织,并观察到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过程,由此开创了现代细胞培养的新纪元。
90多年来,细胞培养工作己取得了巨大迸展。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基因工程学等一系列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原先的细胞培养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细胞工程学(cell engineering或cytotechnology) 。尽管它还很年轻,但它已成为当今高技术——生物工程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已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包括制药工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单位,按人们的意志,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有目的地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操作,使细胞的某些遗传特性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或产生新品种的目的,以及使细胞增加或重新获得产生某种特定产物的能力,从而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大量培养、 增殖,并提取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这是一门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它包括真核细胞的基因重组、导入、扩增和表达的理论和技术,细胞融合的理论和技术,细胞器特别是细胞核移植的理论和技术,染色体改造的理论和技术,转基因动、植物的理论和技术,细胞大量培养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将有关产物提取纯化的理论和技术。
如上所述,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虽小(直径10μm左右),但却非常精密、复杂,并有着巨大的生产效率,可以生产出许许多多维持机体生命所必需的产物。因此很早以前人们就考虑到要很好地利用这个“加工厂”。1949年Enders及其同事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在培养细胞中生长病毒的报道,为以后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疫苗奠定了基础。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人们渐渐认识到有许多基因产物不能在原核细胞内表达,它们需要经过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翻译后修饰,以及正确的切割、折叠后,才能具有与自然分子一样的功能和抗原性。
这就使动物细胞一跃成为一种重要的宿主细胞,用以生产各种各样的重要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如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乙脑疫茵等)、淋巴因子(如α、β和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和6等)、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原(prourokinase, pro- UK)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等]、单克隆抗体、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第8因子、肿瘤坏死因于(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granulocyte colony sti日mlating factor, G-CSF)、上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过氧化物歧化酶等。这些药品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包括病毒、癌症、心血管病、血液病、内分泌病及贫血等疾病和外伤都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已有一些被批准用于临床,成为商品。据初步统计,目前全世界正在从事这些细胞产品的生产和研究的公司和机构近1 000家,1995年仅美国的产值就超过了上百亿美元,它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
第二节 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一、动物细胞的形态
动物细胞的结构较原核细胞复杂得多(图3一1),而且已不是靠一个细胞包办一切生理活 动,各种细胞都有明确的分工。为了适应其功能的需要,细胞的形态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我们称这种变化为分化(或称特化)。如肌肉细胞成纺锤形,可起到收缩伸展的作用;神经细胞具有很长的分支,很多的纤维,以便接受和传递刺激;红细胞呈圆盘状,使与外界的接触面相对地增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交换气体和在血管内流动;而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doc
- 标准、规范、准则_BS EN 13751_2002 Foodstuffs -Detection of irradiated food using photostimulated luminescence.pdf VIP
- 2025年高考(北京卷)英语真题及答案.doc VIP
- BS EN 13751-2009 食品.用光致发光法探测辐照过的食品.pdf VIP
- 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疗服务模式.pptx VIP
- 2025年中国高导热环氧塑封料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docx VIP
- 第一章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pptx VIP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docx
- 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pdf VIP
- 银行网点的经营与管理.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