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详解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掌握)
第二节 基本组织 (重点)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大小和数目
二、细胞结构
三、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细胞之所以直到17世纪才被发现,
就是因为17世纪有了显微镜弥补
了人眼之不足之故。
人眼的分辨力有0.1mm(100000 nm)。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可达200nm,
为人的500倍。
电镜的分辨力已达0.2nm(氢原子的直径为0.106nm)。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的多种技术进一步打开了亚微观领域,看到在光镜下未能发现的许多结构。一些生物大分子,如DNA等,经特殊技术处理,在电镜下也能看到。
一、细胞大 小和数目
根据生物体或其某一器官的体积以及构成他们的细胞的一般体积,就可约略估计出该生物体或器官的细胞数目。按照这一方法估计,新生婴儿的细胞数约为2×1012。
二、细胞结构
三、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流动镶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
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膜中脂质的分子数超过蛋白质分子数100倍以上。
三、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概念:物质顺电位或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
特点:
①不耗能(依赖电-化学梯度的势能)
②依靠或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③顺电-化学梯度进行
分类:
①单纯扩散
②易化扩散
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1)概念:一些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特点:
①扩散速率高
②无饱和性
③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④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⑤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和膜通透性呈 正相关,用扩散通量表示。
(mol or mol数/min.cm2)
(3)转运的物质:
O2、CO2、NH3 、N2 、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类激素 等少数几种。
注:∵膜对H2O具高度通透性,∴H2O除单纯扩散外,还可通过水通道跨膜转运。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1)概念: 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需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分类:
①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②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1)经通道的易化扩散转运的物质:各种带电离子
(2)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转运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亲水物质
(3)特点:
①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
②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③选择性
④饱和性
⑤竟争性
⑥浓度和电压依从性
(二)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概念:指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
特点:①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
②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
③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分类:①原发性主动转运;
如:Na+-K+泵、H+-K+泵等
②继发性主动转运;
③入胞和出胞式转运。
1、泵转运——Na+-K+泵(Na+-K+-ATPase)
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
钠-钾泵:
当[Na+]i↑/[K+]o↑激活
分解ATP产生能量
2K+泵至细胞内; 3Na+泵至细胞外
维持[Na+]o高、[K+]i高 原先的不均匀分布状态
2.继发性主动转运概念: 即逆浓度梯度或逆电位梯度的转运时,能量来自膜两侧[Na+]差,而[Na+]差是Na+-K+泵分解ATP释放的能量建立的。
3.入胞和出胞式转运 出胞: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
入胞:指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
入细胞的过程,包括吞噬和吞饮。
出胞:
入胞: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肌肉组织
四、神经组织
一、上皮组织
1、被覆上皮:(边界组织)
2、腺上皮: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单层扁平上皮) simple 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Layer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