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物理总复习 10个重点新专题讲座 专题六 初中物理中华传统文化题的学考练
专题六 初中物理中华传统文化题的学考练
一、学会知道哪些中考物理试题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如武术、饮食、品酒、茶艺、厨艺等;古代四大发明、各种传统节日等;大量的诗、词、歌、赋、格言、俗语等。还有很多很多。其中很多传统文化还包含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在教学中、在中考命题时,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可使学生兴趣盎然、气氛活跃,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能打造一条靓丽的中考风景线。
近几年中考试题与传统文化联系的实例有:
1.指南针诗词端节古代建造宫殿移动大木料的情景踢毽子起源于汉代木偶戏
【例题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实质就是一个小磁针,它有N、S两极,使用时指南的那端是极.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
S;地磁场.
【例题2】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直线传播
C.“花气袭人知骤暖”——分子热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
【解析】B选项中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时,是游鱼和细石的光要从水中穿出才能被人眼看到,而在穿出时,光线要经过两种不同的介质水和空气,故光线要发生偏折,可见,它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而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沉入锅底的元宵,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加热一段时间后,元宵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元宵上浮。(或刚下锅的元宵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沉入锅底,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一定的元宵,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当元宵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元宵上浮)。
【点评】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生活中要认真观察思考从而对加深物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1.端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而产生的,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龙舟到达终点后,虽停止划水,但由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古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诗人能听出声音是钟发出的依据是A.音调 B.声速 C.响度 D.音色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靠空气传到运动员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地将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改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和_____现象。
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如图为我国古代建造宫殿移动大木料的情景,此图提供的信息解释不合理的是A.左边的人所使用撬棒相当于省力杠杆
B.大木料下放置小圆木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C.通过杠杆移动木料时可以省力
D.抬起大木料的一端则另一端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如图所示的游戏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被踢出后,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其动能,重力势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在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8题图 9题图 10题图
9.后端挑着装满道具的 “百宝箱”,前端挑着由活动支架与花布组成的“戏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秋林就这样挑着担子四处游走,表演了40多年“一人一台戏”的布袋木偶戏。如图所示,假设“戏台”重100N,装了道具的“百宝箱”重200N,它们的悬挂点之间距离为l.5m,扁担视作重力不计的硬直棒。
(1)挑起担子时,“百宝箱”被提高了0.6m,这一过程中,需要克服“百宝箱”重力做多少功?
(2)假设肩膀与扁担的接触点为D,当手不对扁担施加力的作用时,要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前端悬挂点A与O点的距离多大
(3)当前端的“戏台”卸下后,左手在A点施加力,同样能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生物下册 8.1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课件 苏教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免疫和健康复习课件 济南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课件 北师大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 数码互动实验室在“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说课课件 苏科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1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人的生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青春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填图 新人教版.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 10个重点新专题讲座 专题八 初中物理与电器设备有关问题的学考练.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 10个重点新专题讲座 专题十 与各种交通运输航天工具有关的物理问题学考练.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 10个重点新专题讲座 专题四 初中电磁学知识体系.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上册)1.4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二级主题综合训练题.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上册)1.2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主题内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