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初三第一章 机械能(全章修改)
课题 第一节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举例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
2、知道动能和势能的,能举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实验、归纳、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借助形
能量
演示:A玩具小车拉木块;B举高的钩码拉木块(通过铁架台和滑轮)C伸长的橡皮筋拉木块。
问:三个物体是否对木块做功?(学生回答:做了功)
归纳:(1)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物体能做的功越多,它的能量就越大。(1)怎样判断物体是否有能量?看它能否做功。
动能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决定动能大小因素
演示实验:图1-1
质量相同,速度越大,做的功越多,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做的功越多,动能越大。
结论: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有关。
3.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重力势能
①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②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
演示实验:如右图
结论: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的
高度和质量有关。
(2)弹性势能
①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②弹性势能大小决定的因素:形变的大小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它的单位是:焦耳
5.小结
6.作业:课后123题
观察实验回答问题
观察实验,分析归纳
观察实验,分析归纳
完成练习 教后记
课题 第节 动能和势能转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举例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2、知道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
3、分析和解释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实验、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第节 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 知道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且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3) 知道分子有间隙
(4) 知道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5) 会用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总结能力,通过有趣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分子运动论的内容。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扩散形象的判断和解释米=1埃。
2.分子运动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3)举例说明扩散现象:墨水滴入清水中、闻到香味、放煤的墙角变黑、腌(炒)菜变咸、糖放进水中水变甜等。
(4)如何判断是否扩散:可以这样认为:发生扩散后的两种物质不会自动分开,也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如果会自动分开或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则不是扩散。如水变浊了、扫地时尘土飞扬、铁生锈了等。
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用弹簧连着两个乒乓球模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r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分子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4.练习
5.小结:
(1)、分了动理论的内容: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举例
教后记
课题 第二节 内能 第( )课时 第( )周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3.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重点 内能的概念和其与温度有关。 难点 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烧杯、清水、红墨水等。1.内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