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哲学物质意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哲学物质意识

本章提要 本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 哲学基本常识: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辩证唯物论: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本次课重点 哲学、物质、意识 难点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难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一、什么是哲学 1.古代含义:哲学=爱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现代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理论体系。 (2)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讨论: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首先,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 1836—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 案例: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与联系发展的哲学观点 永动机发明的失败与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三大发现之三:生物进化论 英聖公會終向達爾文致歉 [2008-09-15] 提出進化論的科學家達爾文(圖)雖然已經逝世126年,但英國聖公會至今才正式就誤解了進化論而向他道歉,但達爾文外曾孫的評論形容是「沒有意義」和「滑稽」,认为後人批評欠缺誠意。除非教會提倡在校內不再教授創造論。不過目前一些教會仍堅持反對進化論,因為它從根本上否定基督教義。   聖公會最初反對進化論,最近才在網站寫道:「英國聖公會誤會了你(達爾文)和你的理論, 導致今日仍有人誤會你,我們為此向你致歉」。聖公會多名資深主教欲彌補教會從前對達爾文的詆譭,承認教會和其他人一樣,都會犯錯,但最重要是思考進化論對宗教現在和未來的影響。 有英國學者質疑,教會已連番對奴隸制度和十字軍東征致歉,還要一直道歉到幾時? 其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1978年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将基本粒子命为“毛粒子(Maons)。 钱学森(1911年——)杭州人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倡导者、中国导弹之父、航天之父 请选择哲学基本问题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00:30 投票人数:0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哲学基本问题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鲁迅(1881-1936) 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唯心主义:承认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基督教上帝创世说对世界本原的解释 唯心主义产生与存在的根源 古代生产力低下和科学文化不发达,使得人们只能用臆想来解释怪异现象; 到了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又得到反动统治阶级的支持和利用。 (2)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皮浪与怀疑主义(公元前360—前270 ) 一切都不可知,甚至对于事物我们也不能发表议论,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地人(今河南商丘)(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98年)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1)世界是什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发展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如德谟克利特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如拉美特利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如马克思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感觉、观念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 存在就是被感知… 笛卡尔(1596—1650) 我思故我在… 陆九渊(1139--1193)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阳明(1427-1529年) 心外无物… 客观唯心主义 把脱离人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创造者和世界的本原。 柏拉图(前427—前347) Platon 古希腊哲学家 理念创造一切 黑格尔(1770-1831) 绝对观念外化为万事万物 朱熹,南宋哲学家(1130~1200) 理在事先 辩证法含义 原意:辩论、论战 引申:运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2)世界是怎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赫拉克利特 (古希腊公元前540—前470)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辩证法代表人物 形而上学 原意:哲学 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