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第五章-城市环境
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化学品日益增加(洗衣粉、洗涤剂、洗相液等),随生活废水排出形成水污染。加之城郊农田的农药、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中国城市区域的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恶化趋势。 1940’s,美国胡克尔电力化学公司买下纽约州近1000m的河道来倾倒化学废弃物,11年里达到21,000t, 后掩埋卖出。新主盖房子校舍等,后地下水上升(雨水融雪),污染物排除,造成居民的疾病和死亡。 中国水污染问题 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辽河、海河七大水系无一幸免,一半河段受到严重污染。滇池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已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湖中已查明的有机污染物达72种。全国城市地表水更不容乐观,污染达80%以上,地下水的形式也十分严重,据对27个城市地下水调查,属稍差、很差的就有21个,占78%。 废气(waste gas)废水(waste water) 废渣(waste residue)固废(solid waste) 四、城市与过境水的相互关系 城市多建在江河水边,按城市与进出水的关系: 上游模块:把外水输送到城区的上游水网或江河段; 中游模块:经过市区受纳城市污水的水网或江河段; 下游模块:把上游来水和城市污水一起输送到外围地区的水网或江河段。 一般来说,上游模块由于水量充沛和水质较好,作为城市给水水源最为适宜,同时可适当的开发航运,养殖等功能和效益;下游模块接纳城市排水,在城市污水没有经过整治的城市,这类水域水质较差,不宜作为供水水源。中游模块(市区模块)同时具有排水,通航和风景等多个功能。 第五节 城市噪声环境 一、概述 噪声(noise):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也可以指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律的声振动。 人耳刚刚能够听到的声音为0dB,卡车疾驶产生90dB的噪声,喷气式飞机直降时达140dB。 80dB以下的噪声将造成明显的听力损伤,115dB是听力保护最高容许限,120-130dB的噪声使人耳有痛感,噪声到达140-160dB时会使听觉器官发生急性外伤,60dB时,工作时就易感到疲倦。 分类:(1)交通噪声(2)工业噪声(3)建筑施工噪声 (4)社会生活及其它噪声 二、噪声管理(noise management) 为使环境噪声不至超标而对噪声的制造者加以限制、监测的行政或立法措施。 1、中国现状 有32.7%的城市平均噪声水平超过60分贝(标准值)。 2、噪声污染原因分析 (1)城市噪声源不断增加(交通工具,歌舞厅) (2)资金投入及技术发展不能满足需要(深圳花巨资在滨海大道建隔音墙,保护红树林内的鸟类) (3)现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不适应(高考期间禁止车辆通行)最新标准居民区≤50dB。 3、对策 除应加强一般的环境噪声控制和管理外,当务之急是抑制交通噪声恶化的趋势,重点控制生活区的社会生活噪声源的数量和规模,最后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修改和完善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和管理条例。 中国人的机场,饭店,商场往往最嘈杂、热闹。外国人评论:Noisy is happy! 中日韩人的区别在于嗓门高低。 第六节 城市土壤环境(soil environment) 自然环境中的土壤是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以地质历史时间为周期的长期风化过程和风化产物的淋溶过程,逐步形成土壤,它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一、城市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城市土壤与自然土壤不同,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质。例如形态方面土层无分化,含碳量低,细菌总数较少等。由于人为压实降低了土壤的孔隙度,从而降低土壤持水能力和通气性能,增加植物根系生长的阻力;同时普遍存在pH值太高及有机质、氮和磷含量低等特点。 二、城市土壤受污染的特点 城市化、工业化对城市地表所覆盖土壤的改造,不但破坏了自然土壤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改变了原来的微生物区系,同时还使一些人工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因土壤的污染引起农作物受害和减产。 利用城市工业化污水进行灌溉会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城市污染区土壤和作物受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水中污染物质性质和浓度、灌溉的方式(污灌、清灌加污灌、以清灌为主、常灌溉、间歇灌溉),被灌溉土壤物质成分的背景值以及环境容量。 土壤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合体,有相当高的净化效率。 吸收CO、CO2、SO2、C2H4(乙烯),去除霉菌。 发展和利用污水灌溉: (1)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 (2)健全城市下水道的排水系统 (3)根据区域性土壤环境容量,进行污水定额灌溉 (4)控制污水施用量,改进施用方法 (5)建立污灌区防护林带,增加植被覆盖率,吸收一部分有害元素 (6)建立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污水 参考文献 1. 符气浩,杨小波,吴庆书, 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2. 蒋高明, 城市植被:特点、类型与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事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制.ppt VIP
- CNAS-GL27-2009 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pdf VIP
-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肯尼亚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案及未来五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VIP
- 人民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pdf VIP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