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师)(精选)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学习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分析中国建筑的特征及文章主要表达的内容和观点; 2.理清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培养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能理清文章思路;
2、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通过教师引导,掌握筛选和整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理解分析中国建筑的特征及文章主要主要表达的内容和观点;
2.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培养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课时划分:1课时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一:积累字词
【学生活动】通过下面练习识记重要字词
【配套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帷幕(wéi) 屋脊(jī) 翘起(qiào) 翘首以盼(qiáo)
B.埋怨(mán) 接榫(shǔn) 厦门(xià) 高楼大厦(xià)
C.点缀(zhuì) 辍学(chuò) 角色(jiǎo) 凤毛麟角(jiǎo)
D.穹窿(qióng) 哺育(bǔ) 门槛(kǎn) 直栏横槛(jiàn)
答案:D 解析:A项“脊”读“jǐ”;B项“榫”读“sǔn”,“高楼大厦”的“厦”读“shà”;C项“角色”的“角”读“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宫殿庙宇 直言不违 和颜悦色 随声附和
B.如鸟斯革 回廊抱厦 额枋梁架 宣宾夺主
C.砖石墁地 繁文缛节 高潮迭起 叠床架屋
D.招摇装骗 梳妆打扮 世外桃源 桃园结义
答案:C 解析:A项,直言不违—直言不讳;B项,宣宾夺主—喧宾夺主;D项,招摇装骗—招摇撞骗。
一、导入新课:
梁思成(1901—1972),梁启超的长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重点分析
学习目标二: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活动】自读课文,思考问题,梳理思路,填写下表:
(1)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引论,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第二部分(3-13)主体,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第三部分(14-17)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第四部分(18-20)作者最后提出民族的建筑间的“可译性”问题,并提出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2)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有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明确:是按总特征——结构特征——装饰特征的顺序展开的。(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
一-二 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立体构成
平面布局。
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三-五 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说明斗拱的作用。
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介绍屋顶
六-九 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方法指导】:
归纳总结
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 拓展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2010年重庆高考题
枝蔓状城市――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化城市,将既不会是奴隶社会的“城堡式”城市,也不会是封建社会的“城池式”城市,当然也会与现代工业社会高楼耸立的中心化城市相区别。
在枝蔓状城市布局中,即使是眼下北京绞尽脑汁建造起来的多层环状结构也将大不适应。中心化城市的各种弊端,诸如交通堵塞、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空气浑浊、疾病易于传播、犯罪案件增多、居住环境恶化、管理难度增加和公众空间锐减等,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高科技可以自由地用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取代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因此,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再拥挤在一个地域。于是自然而然就开始了从市区向市郊的转移,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而变成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的场所。又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的发展,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被彻底打散。
现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许多边缘城市,就属于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中心化城市逐渐演变为主城市和边缘城市。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它们更多的是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紧密联系。城市的边缘化,就是城市由中心向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