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涉江采芙蓉教案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背诵这首诗。 2.解读这首五言诗。 3.了解这首诗美的意境并感悟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诗。 2.感悟本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 “七三四”语感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 1分钟 一、认读 ,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或小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写在笔记本上 。 (2分钟) 2、学生再默读或小声朗读一遍课文,同时参考注释,查阅字典,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实词,写在笔记本上。(2分钟) (多媒体投影) 参考: 芙蓉( fú róng)⑴找同学朗读一遍全诗,同学评价,教师点拨。 ⑵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研究断句和结构,每人至少感悟一、二句。然后全班讨论。(6分钟) 读解参考: “涉江/采芙蓉”读作升调,要读出一路涉江采摘行程中的无限期待、欣喜的感情。 “兰泽/多芳草”读作降调,要读出采到鲜花、兰草后的欣慰与踏实的感情。 “采之/欲遗谁”这句用设问语气读,声音放轻,语速放慢,从朗读中渗透出一点似有若无的伤感。 “所思/在远道”中“所思”声音略拖长,读“在远道”时需略带沉重,用重音降调读。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第一句读升调,第二句读降调,声音拖长,语速放慢,要读出些许失落与惆怅,仿佛觉得浩浩长路,虽然牵系着那女主主人公的心与爱,却无法牵起望断天涯的他乡与故乡。 “同心/而离居”末字要以平调拖长,表达出因无望而带来的无奈。接着重读“忧伤/以终老”依然用略平的降调读,表达出岁月沧桑,生活煎熬已使得抒情主人公心如止水、哀莫心死的感情,凸显其无望无奈中深陷忧伤、终老无望的形象。 ⑶背诵全诗,课上检查(2分钟) 三、品读 鉴赏语言 1、学生齐背全诗。(1分钟) 2、逐句解读鉴赏诗歌, 师生交流,讨论。(5分钟) ⑴鉴赏第一、二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提问:这两句诗是诗歌的起句,有何特色? 参考: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的“芙蓉”谐音为“夫荣”,“芙蓉”即“莲花”,“莲”谐音“怜”,“怜”即“爱”。由此可见,采莲女子内心充溢着无穷无尽的爱恋。同时“芙 蓉”“兰泽”“芳草”又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⑵鉴赏第三、四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提问:这两句诗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 参考: 以“乐”写“哀”的衬托手法。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中的“遗”是“赠送”的意思,采莲不为欣赏悦己,而为送人示爱,而所送之人却又远在异乡,爱的心声化作了无边无际的思念。 ⑶鉴赏第五、六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提问:“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 参考: “还顾”是一个多么充满情感的动作性的画面,我们仿佛能亲眼目睹主人公的动作,而“漫浩浩”用两个字,写极了路途的遥远和无尽。短短十字,因空间而产生的无限哀愁显露无余⑷鉴赏第七、八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参考: “同心而离居”是游子漂泊的结果。也是一个明确的原因,使得相恋双方终老忧伤。作者的哀情当真是由眼前之乐景而激发出来的吗?不!他的哀情是时时在心头的,而这哀情的根源是什么?诗的最后一句告诉了我们——“同心而离居”是他无尽哀愁的根源,是他终日忧愁以至老的根本原因!作者虽未直接抒情,却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让人觉得余韵未歇、意犹未尽。——迷茫——忧伤(板书) 四、研读 探究问题 问题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气氛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时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请举例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学生研读诗歌,然后全班交流:(3分钟) 参考: “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芳草“等美好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庭中有奇树》以树为寄托物。另外,《涉江采芙蓉》结句哀伤不止,而《庭中有奇树》则自我宽慰。 同: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六句诗人对于花、树的珍奇美丽极力赞扬,最后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六、写读 化入为出 以《“涉江”情》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发挥想象,注重自己的感受。(10分钟) 作业: 整理并抄写随笔

文档评论(0)

sb9185s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