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2015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 1 何为利他行为? 2 利他行为的特性? 3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助人者:谁最可能助人? 求助者:谁最可能受到幫助? 情境因素:人何时会助人? 4 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5 助人例外现象 1 含义 利他是一种自发形成的、以帮助他人为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有亲缘利他、互惠利他、纯粹利他三种形式。 2 利他行为的四种特性 *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 *不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 *利他者本身有损失。 *属于亲社会行为,是一种自愿行为。 3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 助人者因素 认 知: 情境判断、利他行为的成本分析; 心 境: 好心境、内疚感; 人格因素: 能力、动机、低利己主义、高社会赞许; 性 别: 女性的人道主义思想比男性强烈? ● 求助者因素 是否值得帮助; 是否受人喜欢,外貌或人品好的人; 旁观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 求助者是否有明确信号; 性别的影响; ● 情境因素 自然环境: 气候和环境舒适度,时间压力,噪音; 社会环境: 旁观者的数量;事件的紧急性; ● 文化因素 尚“和”文化 3 原因 ● 进化理论, 本能 ● 学习理论,强化/观察学习 ● 社会交换理论 (G.C.Homans,1910-) ● 社会规范理论 *成功命题:若个体的某个行动越常受到报酬和奖励,那么他就越有可能有经常类似的行动。 *价值命题:若某种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 *剥夺-满足命题:一个人在最近越经常得到某种报酬,那么随着报酬增加,此人所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会减少。 *攻击-赞同命题:当某人的行动没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得到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反之,就高兴、赞同。 *理性命题:人能从各种利益中选择最大利益,以最小代价实现自身最大需要。 上一页 * 社会责任规范 我们有责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的人; * 互惠规范 我们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 社会公平规范 同等贡献获得同等报酬. 下一页 (二) 侵犯行为 【内 容 提 要】 。。 什么行为是侵犯行为? 。。 侵犯的种类? 。。 原因分析? 。。 如何控制侵犯行为? 8 人际交往策略 印象管理 学会赞美 学会倾听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沟通技巧 赞美训练 赞美 一个人 第八章 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及意义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相互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调控行为的过程. 从信息论角度看,人际沟通过程是信息交流的过程. 有时,人际沟通也被称为人际交往。 二、人际之间用何种方式沟通? 沟通训练: 1 开口说话,回应别人 2 特殊的自我介绍 人际沟通手段 语言符号: 口头/书面语言 训练 非语言符号: 视 听 符 号: 手势/面部表情/体态等; 时空组织系统: 时间;空间; 目光接触系统: 眼睛; 辅助语言系统: 声调/停顿/干咳/哭/笑等. 人际沟通要诀 口齿要清晰; 声调要柔和; 内容要准确; 明 朗 幽 默; 适 可 而 止; (张锦贵) 三、人际沟通的形式 单向/双向/混合沟通 上行/下行/平行沟通 口头/书面沟通 正式/非正式沟通 沟通网络 A B C D 链式 轮式 环式或星式 A B C D Y式 全通道式 A B C D E 四、人际沟通有哪些功能呢? *协调功能: 协调情感与行为 *保健功能: 个体身心健康 *社会化功能: 适应社会 *形成社会心理氛围 五、人际沟通的过程分析 1 动机分析:人际交往的起点 *自我呈现 *社会交换 2 信息选择 *选择自己赞同的而排斥不赞同的信息; *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并没有明显的 选择性; *喜欢选择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 *越不让接触的信息,人们越想选择. 3 信息转换 *编码:意义信息符号化 *译码: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