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在囧途 ——读杜甫《旅夜书怀》.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甫在囧途 ——读杜甫《旅夜书怀》.ppt

甫在囧途 ——读杜甫《旅夜书怀》 旅 旅:是旅居之意。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诗句有: 思考: 甫在囧途?综观杜甫一生,你用怎样的眼光看待他? 《旅夜书怀》的赏析训练: 1、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近景,这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B、颔联写远景:星空低垂,大江奔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写出诗人喜悦之情。 C、诗的后半是“书怀”。“官应老病休”,这是反话,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D、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2、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四句,写旅夜风景,寓情于景,诗眼在“独夜舟”上。一、二句境界冷寂,使他想到一叶小舟的孤单、渺小。三、四句写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月光之下江水汹涌奔流,又使他想到时光迅速流逝,自己将来的生活难以预料。 B、诗的后一层是自抒胸臆。“名”只为烘托,“官”是正意所在。五、六句都是反语,其正面意思是说,自己正是因为诗文好而有了名声,官倒并非年老多病而罢退。由于诗人不愿怨君,也不敢怨君,只能这样含蓄地写出。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写景雄浑阔大,后来为人称道。这两句可称“开襟旷远”,显然是写出了欣喜之情。 D、这首诗语言深沉刚健,像千锤百炼熔铸而成,诗人借此抒发了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慨,以及漂泊无依的凄苦心情,正表现出沉郁的风格。 讨论题: 以往人们常把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进行比较,明代胡应鳞认为杜甫的骨力超过李白,于龙友则认为“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那么你的看法呢?还有人将王维《汉江临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拿来与他们两人相比,你的看法又怎样呢?请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各有特色,不能简单地以孰优孰劣来评判。杜诗用字凝练,注重推敲;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饰。杜诗沉郁,给人更多的是力度感;李诗飘逸,给人更多的是动态感。杜诗此联与整首诗顿挫苍雄的风格一致;而李诗此联也与整首诗的明快清雄一致。应该说两人各有特色,各尽其妙。所以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王维的诗则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由于他精通美术和音乐,又信仰佛教,所以他的诗充满了朦胧含蓄之美,充满了娴静、恬淡之情,充满了诗情画意,清新秀美,让人遐思不尽。这与杜甫的沉郁苍雄、李白的飘逸豪放又不一样。 他们三人各显其美,在唐诗这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中各以自己的独特风格争奇斗艳,焕发着自己独有的生命活力。 绝句二首(其一) ??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 *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思考: 甫在囧途,你认可老师的看法吗? 1、通过“旅”字看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杜甫的思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 热.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 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