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魏征)教学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教学课件.ppt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 * 教学目的 读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2.?积累重点实词及掌握相关虚词 字词 谏:规劝、劝戒。 浚jùn:疏通(水道)。 疏:一种文体名,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事情的 文字。 景:大;《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 路。 克:能够;《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殷:深切的。 吴越:指代敌国;典出勾践灭吴。 行路:形同陌路人。 董:监督,管制。 振:同震,恐吓。 冲:虚。 载舟覆舟:《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 载舟,水则覆舟。” 三驱:网一面,留一面;网开一面。 黜chù:排斥。 简:拣,选拔。 乱:治,同根相反。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今属河北)人。唐朝初年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少孤贫。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参加李密的反隋义军。后随李密降唐,初为太子洗马,擢为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唐初年 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修养生息。后来渐至骄奢,搜求珍宝,兴建宫殿。魏征为谏臣,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先后上言二百多次,大多被采纳。中险招杀身之祸,终得唐太宗的赏识。贞观11年,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是其中第二疏。唐太宗非常赞赏,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亲写《答魏征手诏》,放置案头,以作警惕。魏征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唐初社会称“贞观之治”,谏臣魏征有其功。本奏疏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乂?(yì)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魏郑公谏语》) 拓展阅读 魏征进言录 上谓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上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征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 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惑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共之。” ①为何开篇不径直提出“十思”? ②本奏疏主要的论证方法 ? ③“十思”的核心是什么? 用心良苦的开篇 : 木长——固其根本 水远——浚其泉源 国安——积其德义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主旨) 巧设比喻,提出人君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比喻、正反论证) 至贞观中期,唐太宗忘了自己所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 渐行骄奢。仅贞观11年,他先下令修飞仙宫,2月巡洛阳宫,6月游明德宫,10月猎洛阳苑,11月狩济源。致“百姓颇有怨嗟之言。”是年,魏征3-7月,连上4疏。本疏是其中第2篇。 开篇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要在抓住唐太宗“两忘”:忘本(民为根本)忘危(隋亡教训)。先正面议论,用比喻说理(固其根本/浚其泉源)以引出主旨:“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再从反面论证(源不深/根不固/德不厚),引出“明哲”之君。顺理成章指出,“人君”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段末照应前面关于“木”、“水”的比喻。 切中要害的分析: 殷忧-竭诚待下——吴越为一体 得志-纵情傲物——骨肉为行路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借鉴历史,指出人君不能居安思危致有始无终 (反面、比喻论证) 魏征出身于小官吏家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