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2015详解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P29
3、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P29
4、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注意: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P29
5、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注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6、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注意: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7、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P37
8、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P36
9、、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注意: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10、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
(注意: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11、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注意: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P36
1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注意:“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3、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注意: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1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15、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
1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17、规律有好坏之分。
(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8、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
(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
19、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注意: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0、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注意:人可以认识规律,规律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改变条件从而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而不是改变规律)
21、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意: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22、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注意: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23、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注意: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
24、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注意: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
2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注意: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P31
26、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
(注意: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静止观),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一切物质性活动
【辩证法部分】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注意: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P56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注意: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P55
4、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
5、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注意: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P57
6、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
(该说法正确)P57
7、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两对关系具有共性方面,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