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屈原列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pptVIP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屈原列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屈原列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屈平既绌 6.亡走赵,赵不内 7、齐与楚从亲。 8、厚币委质事楚。 (离,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见,通“现”,显现。) (指,通“旨”,旨趣。) (绌,通“黜”,罢免。) (内,通“纳”,使…进。) (从,同“纵”,合纵 ) (质,通“贽”,信物)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古义:返回〈楚国〉恢复〈国家〉.一说,反,覆转。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 古今异义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脸色。颜,颜面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古义:形,形体。容,容貌。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一 说,“从容”为举止行动之义。 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如成语“从容不迫” 1. 厚币委质事楚 2. 其后楚日以削 3. 内惑于郑袖 4. 短屈原于顷襄王 5.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6. 明道德之广崇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名作动,事奉 名作状,一天天 名作状,在朝内 形作动,诋毁 名作动,效法,模仿 听,动作名,听觉,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谗谄: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邪曲:形作名,邪恶小人,邪恶不正之徒。方正:形作名,端方正直之人。 形作动,阐明 词类活用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9.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10.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 11.蝉蜕于浊秽 12.时秦昭王与楚婚 13.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名作动,怀抱 名作状,像蝉那样…… 形作名,污浊环境。 名作动,结为婚姻 形作名,忠诚之士,贤能之士 使动,使国兴 使动,使国亡,使家破 1、博闻强志 2、聊斋志异 3、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寻向所志 5、其志洁,其行廉 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8、项脊轩志 记 记 志气 标记 志趣 理想 意愿 名词,一种记事的文体 一词多义 * 屈原列传 史记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现象。 了解屈原生平,体会他的理想追求和高尚人格。 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并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现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 伟大的屈原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江上吟》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文天祥《端午感兴》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用楚辞 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受奸臣排挤,投汩罗江自沉而死。 有联评为: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 背景材料。? (1)屈原(约前340~前27幻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明于治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