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类的活用研究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研究
一、词类活用的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这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临时改变词性和用法的现象叫做词类的活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由名词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相如”。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也很常见。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例如: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本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例句中带上了宾语,宾语“之”,意思是“使宾语活”。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用作使动用法。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这个“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及物动词的一般用法从形式上不易分辨,必须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形容词常常用作使动,使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尊是使尊贵尊用作使动以后,带上了宾语,作谓语动词。
3、名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名词有时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生死”与“肉骨”对,“生死”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生”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死者复生”;同样, “肉”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白骨长肉”。
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和使动用法的区别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则是主观上的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事实上不一定具有这个性质或状态。例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三个“美我”是“认为我美,以我为美”形容词用如意动,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或当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例如: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友”和“子”是名词用作意动,意思是“以风为友,以雨为子”并和后面的名词构成了动宾结构。
对于意动用法,要把握住它所表示的“认为”这个意义特点,这样,就可以把它表示“使令”意义的使动用法区别开来,也可以把它和表示一般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区别开来。
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也属于名词用如动词。它并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词义一般产生一些变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比起用作使动和意动更普遍。例如: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侯”用如动词,有“做诸侯”的古汉语中不仅普通名词可以用作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用作动词,如:
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例中的方位名词“东”用作动词,词义变为“东”。
名词作状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以作状语。由于名词的这种作用和副词相似,所以称为名词用如副词。普通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或工具对待人的态度比喻。
1、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的“上、下”、 “面”表示处所。
2、表示工具或依据。例如: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范雎说秦王》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橐、船”都是表示工具的,用在动词前,作状语3、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例的“兄”是“用对待兄长的态度来对待……”,用在动词“事”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4、表示比喻。例如: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云集”是“像云一样聚集”,“景(影)从”是“像影子一样跟着”此外,古代汉语的时间名词也作状语,如: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郑伯克段于鄢》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个词活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