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蒙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16.5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3.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说到底,孔子不过是这一轮“文化热”的一个标签或符号罢了。       ,        。          ,         。       。       ,其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不免存在割裂、扭曲之嫌。? ①而且,这样的“热”更大意义在于眼球率 ②甚至包括眼下同样大热的曹操,也一样被标签化、符号化了 ③这样的文化标签或曰文化符号其实很多,老子、庄子等等都是 ④可能有更多社会心理、文化认同上的考量而已 ⑤只不过这个时候选择孔子 ⑥类似“孔子热”这样的文化喧嚣往往止于呼号,缺乏相应的制度、文化、理念上的建设 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②⑤④⑥① C.⑤④①⑥③② D.③②⑤⑥④① 6、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⑤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⑥畜君何忧 ⑦蒙故业,因遗策 ⑧今也则亡 ⑨于吾言无所不说 ⑩举直错诸枉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②⑤⑧⑨ D、①②④⑦⑩ 7、下列成语不全是出自《论语》或《孟子》的一组是( ) A、目无全牛 劳苦功高 举一反三 见危授命 B、自暴自弃 缘木求鱼 揠苗助长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C、当仁不让 任重道远 欲速则不达 割鸡焉用牛刀 D、循循善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以五十步笑百步 三人行必有我师 8、下列句子加点字均有活用,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欲洁其身 ②风乎舞雩 ③子路从而后 ④足食足兵 ⑤过而能改 ⑥己欲立而立人 ⑦贤贤易色 ⑧乐民之乐 ⑨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⑩民之归仁也 ②⑤⑧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⑦⑨⑩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B.夫大块载我以形 C.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D.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事之以犬马而不受 A.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B.之二虫又何知 C.以为莫己若者 D.乐羊以有功见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赵建成 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 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