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美术鉴赏中国花鸟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花鸟画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历史,通过重点鉴赏宋、元、明、清的具有代表性的花鸟画家及其美术作品, 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国美术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源。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说出我国宋、元、明、清花鸟部分著名画家的成就及其绘画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如同山水画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当然,这些特点的形成,如同山水画一样也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和山水画的演变大体相同,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这是因为花鸟、山水都是以自然界的山川风景和动物作为自己的描绘对象,两者具有同样的性质,所以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成熟期也在五代。 从五代到宋,花鸟画也像山水那样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到元代文人画正式确立以后,花鸟画也是构成了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画风显然是个大变化。明清两代的写意花鸟画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所以,宋、元、明、清时期的花鸟画,是我们鉴赏的重点。 中国花鸟画发展概述 唐以前“山水”“花鸟”只是“人物”画的背景 唐以前“山水”、“花鸟”画只是“人物”画的背景,这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以及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存世作品中明显看出来。当人物画已经在艺术本体上发展得很成熟时,山水、花鸟还显得较为稚拙。 画史上有唐代边鸾、薛稷等人擅长花鸟画,但由于实物已经荡然无存,那么他们的花鸟画是作为衬景还是独立的花鸟画已经无法考证,但在新疆阿斯塔拉唐代墓室壁画中已经出现了作为单独画面的花鸟屏条。 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 洛神赋图局部 边鸾简介:   京兆(今西安)人,官卫长史,擅画禽鸟和折枝花木,亦精蜂蝶。他下笔轻利,用色鲜明,穷弱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贞元中新罗国献孔雀,唐德宗诏边鸳于玄武殿,使其画之,一正一背,翠彩生动,金羽辉灼,似乎还能听见叫声。他画的《玉兰图》,根苗相连,极为精妙。汤垢 《画鉴》评论说:“唐人花鸟,边鸾最为驰誉。大抵精于设色,浓艳如生。”“要知花鸟一科,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今规式。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也。”这里“前无古人”是符合实际的。故中国绘画史家把边鸾奉为花鸟画之祖。 边鸾扇面《牡丹》 五代宋初“黄徐体异” 所谓“黄徐体异”指的是西蜀的黄筌及其子黄居采和南唐的徐熙。 黄氏父子后来都归北宋画院,多画宫禁之中的珍禽、瑞鸟、奇花、怪石,画法乃双勾填色,画风富贵典雅。而江南处士徐熙则以墨、色没骨作画,画风野逸。现存世黄筌《写生珍禽图》,这个重要的绘画遗迹,虽然近乎“粉本”(原指画笔画是不着色的画稿,后来一般当作画稿解释),是给他自己儿子学画用的画稿,并非专门创作,画上的许多鸟类和各种动物大小间杂,信手画来,不求章法,但是极真实生动。 不管是是代表“院体画”的黄筌还是代表朴素风格的徐熙,他们都十分注重写实,也就是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提到的“写生”,这是中国古代早起花鸟画的重要特点。 “黄徐体异”所具有的重要美术史意义则是这两种画风所代表的“富贵”和“野逸”的审美趣味的对峙是两宋画坛上最为独特的人文景观,而且,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又将在两宋时期乃至后世绘画中得到更为深远和广泛的扩展。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 黄筌(约903一965牢),字要叔,成都人。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善赞大夫。擅画花鸟,自成一派。其作品多绘宫廷中的珍禽异兽,羽毛丰满:画花善于着色,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谓之“写生”。   他的《写生珍禽图》,里面画着麻雀、鸠、蚱蜢、蝉、 蜜蜂、龟等多种禽鸟昆虫,形体真实,神情生动,是用典型 的“双钩”画法,工致挺秀,丝毫不苛 徐熙,生卒年不详,五代南唐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人,一作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擅画江湖间汀花、野竹、水鸟、鱼虫、蔬果。与后蜀黄筌的花鸟画为五代两大流派。独创“落墨”法,一变黄筌细笔钩勒,添彩晕染之法。传世真迹甚少,《雪竹图》传为其所作。 此图描写江南雪后严寒中的枯木竹石。构图新颖,层次丰富。作者用烘晕皴擦等法,描写竹石复雪的景象。石后三竿粗竹挺拔苍劲。其旁有弯曲和折断了的竹竿,又有一些细嫩丛杂的小竹参差其间,更觉情趣盎然、生机勃勃。竹节用墨皴擦,结构清楚。竹叶用细笔勾描,正反向背,各逞其势。地面秀石不勾轮廓,只用晕染方法衬出,以示其雪。此图无款识。画中大石右侧的竹竿上有篆书体倒写“此竹价重黄金百两”八字。此画以线条墨色为主,工整精微而写实,为五代的佳作。 徐熙《雪竹图》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51.1厘米,横99.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徐熙简介 宋代花鸟画 宋代特别是北宋的花鸟画,是在五代花鸟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五代著名的两大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都生活到宋代初年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