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_意识
* * 第十二章 意 识 * 一、意识的概念 (一)对意识概念的理解 Farber和Churchland(1995)他们从3个方面讨论了意识概念, 即意识觉察(conscious awareness)、 较高级的官能(higher faculties)、 意识状态(conscious states)。 * 1、有意识觉察 从有意识觉察这一角度来看,意识是观察者与现象之间关系的一种属性,即“某人”觉察到“某事”。 亚类别: 感觉觉察(sensory conscious) 概括性觉察(generalized awareness) 元认知觉察(metacognitive awareness) 有意识回忆(conscious recall) * 觉察已被证明是意识概念中最易于进行科学研究的方面,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言语报告来确定他是否有意识地知觉到了某件事,从而使得觉察的检测变得比较容易。(当然,对于把主观言语报告作为意识觉察的指标当前仍存在着一些争议)。 * 2、较高级的官能 “意识”有能动作用和控制的含义 Farber和Churchland列举了下列3种官能:注意(attention)、推理(reasoning)和自我控制(self-control)。 * 3、意识状态 “意识”通常被用于指一种“状态”(state),它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层次,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 * 3、意识状态 意识既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状态,也可以被看作是各个分离状态的集合体。 首先,意识(conscious)状态和无意识(unconscious)状态是相对应的。 * 其次,我们也可以感知到一些不是那么极端的状态,如觉醒、惊奇、愤怒等。与无意识不同,这些状态激起内部感觉,人不需要审视自己的行为就能从内部感受到这些感觉。FarberChurchland称这种意识状态为概括性调制(general modulation) * 第三种意识状态被称为可感受的特性或“自然的感受”(qualia or raw feels)。指一种经验性的“自然”感知,而不管这种经验可能与任何行为或认知效应如何分离开来。 * 二、意识的实验研究方法 任务分离范式 质的差异的研究范式 双眼竞争 视盲现象 连续闪烁抑制 * 1、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 任务分离范式的基本逻辑是:两种不同的知觉测验的比较。 研究策略是:建立一定的条件,使得在这些条件下意识知觉没有发生,然而刺激却被知觉到了。 * (1)意识的内省测量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被试对自身的知觉经验的自我报告作为意识觉知的指标。 盲视病人的实验研究 视皮层损伤的病人通常在损伤对侧的一半视野内表现为失明,但是有些病人可以在盲视视野中进行视觉辨别,尽管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辨别的刺激,这种现象称为“盲视”。 盲视可以看做是一种无意识侦察。 * 意识的内省测量方法的评价 意识的内省测量实际上就是根据观察者主动报告来定义意识。 Merikle 认为:这似乎是把操作性定义意识责任从研究者转移到了观察者,运用这种方法定义意识的研究者,实际上是要求观察者给出他自己对意识的定义。 这样,很难知道个体在报告他们的意识经验时所采用的标准。 * (2)意识的行为测量 意识的行为测量是以被试的分辨能力作为意识觉知的指标。 基本假设是:所有正确的决策都是受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引导的。 两种典型的测量方法是: 迫选性刺激有-无决策; 在一系列刺激备选项中作出迫选决策。 * (2)意识的行为测量——举例 Kunst-Wilson和Zajonc1980年的实验: 他们的兴趣在于说明无意识知觉到的刺激会影响随后的情绪反应。 在他们的实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10幅无意义的、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每个图形呈现5次,每次呈现1ms。随后让被试完成两种任务:再认迫选(意识知觉的测量)和喜好迫选(无意识知觉的测量)。在两种测验任务中,都是给被试呈现10对图形,每对包括一对个呈现过的图形和一个没有呈现过的图形。再认迫选要求被试从每对中选择一个呈现过的图形,而喜好迫选则要求被试从每对中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图形。 * 结果发现,当再认迫选的成绩处于机遇水平时(50%正确率),喜好迫选的成绩却显著优于机遇水平(60%正确率)。 * 上述研究都隐含着假设:某个特定的行为测量充分且(或)唯一地测量了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但这一完美测量是很难找的。 * 2、质的差异的研究范式 Murphy和Zajonc1993年通过一个实验证明:无意识知觉到的刺激比有意识知觉到的刺激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可能更大。 (4ms)或(1000ms) 请判断:“好”或 “坏” 国家 * 结果发现,短暂呈现的、无意识知觉到的人脸影响了被试对文字的评价。相反,当人脸清晰可见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