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章 早期量子物理
§5 德布罗意假设 一、德布罗意波 德布罗意波长 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 德布罗意波 若 v c,则 1923年 在光学中,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如果说过于忽视了粒子的研究方法的话,那末在实物的理论中,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把粒子的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忽略了波的图象呢? 物质波 质量 m = 0.001kg,速度 v = 300 m/s 的质点 电子 实验难以测量 宏观物体只表现出粒子性 玻尔的氢原子轨道量子化 + H 二、实验验证 戴维森—革末实验 1924 — 1927年 电子枪 探测器 电子在镍单晶上的衍射 d G.P.汤姆逊实验 电子束 Al薄膜 德布罗意: 1929年 Nobel Prize 戴维森,汤姆逊: 1937年 Nobel Prize 静止电子经电势差为U 的电场加速,求德布罗意波长 解: U 较小时 §6 不确定关系 波粒二象性 轨道概念失去了意义 单缝衍射实验 一、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1927年, 海森伯 一个微观粒子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和确定的动量 1932年 Nobel Prize h 经典和量子的分水岭 二、能量和时间的不确定关系 光谱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宽度越小的能级越稳定 §7 波函数 光的波粒二象性 一、描写微观粒子的波函数 自由的实物粒子 自由粒子 — 沿 方向传播的平面波 德布罗意波 物质波 一般情况 如果粒子处于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外场中,其动量、能量不再是常量,其状态需要用一个较复杂的波描写,一般记为 通常为复函数 波函数 (1)物质波应为粒子的某种实际结构 电子是波包 单个电子不能形成衍射花样 波包应发散,但未见电子“发胖” 反射、折射,未见电子“碎片” 波包的大小 — 电子的大小 粒子是由波组成的 对物质波的可能理解 波是由粒子组成的 (2)大量电子形成的疏密波 7个电子 100个 3000个 20000个 70000个 发射源 (3)“单个电子”的“行为”特征 电子等微观对象的行为方式不像你以前看到过的任何东西,你以前曾经看到过的事物的经验是不完全的。” 一定要找一些过去已经熟悉的东西来做类比才能够理解新的自然规律这种意愿,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罢了。 — 费曼 电子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 波动观点 粒子观点 ? 波强 ? 振幅的平方 ? 粒子数 ? 概率 二、玻恩的统计解释 t 时刻,波函数在空间某点的绝对值的平方和该时刻在该点找到粒子的概率密度成正比 1954年 Nobel Prize 物质波不代表任何物质实在的经典波动,波函数也不是测量到的某一物理量,而是用来计算测量几率的数学量。 y 也称为概率幅 物质波也称为概率波 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可以用波函数 完全描述,t 时刻,波函数在空间某点的绝对值的平方与该时刻在该点附近找到粒子的概率密度成正比。 1.波函数应满足的自然条件 (1)单值 实际上是要求 单值,即 单值。 (2)有限 要求 有限,允许波函数存在一些孤立奇点 (3)连续 波函数应当是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 通常 也是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 2.态叠加原理 若 是体系的一系列可能的状态,则这些态的线性叠加 也是体系的一个可能状态(其中 为复常数) 。 §8 薛定谔方程 1. 质量为 m的自由粒子, 在非相对论下能量和动量的关系 波的角频率 波矢 与具有一定能量和动量的粒子相联系的是一个平面波: 对该波函数求时间微商和空间梯度 ---- 自由粒子的薛定谔方程 2.在势场 中运动的粒子 引入哈密顿算符: 则薛定谔方程普遍形式: 讨论: 1)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的一项基本假设; 2) 薛定谔方程是线性齐次微分方程,保证了态的线性叠加性在时间进程中保持不变。 Alexander Pope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 and all was light. John Collings Squire It did not last: the Devil howling “Ho! Let Einstein be!” restored the status quo. 量子物理 爱因斯坦 朗之万 洛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