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周 碳水化合物 能量
CarbohydratesEnergy 碳水化物(carbohydrates) 一、分类 1.单糖(monosaccharides): 2-7C 乙糖、丙糖、丁糖、戊糖、已糖*、庚糖 ①葡萄糖(glucose):右旋、还原性、醛糖。 ②果糖(frucose):左旋、酮糖 ③半乳糖(galactose):乳糖成分 ④其它单糖:戊糖(核糖ribose,脱氧核糖deoxyribose),甘露糖(mannose):树胶、多糖成分 糖衍生物:山梨醇sorbitol、甘露醇mannitol、木糖醇xylitol、麦芽醇maltitol,肌醇+磷酸?植酸。 2.双糖(disaccharides):2分子单糖 (1)蔗糖(sucrose):葡萄糖+果糖,?-键 (2)乳糖(lactose):葡萄糖+半乳糖,?-键 (3)麦芽糖(maltose):2葡萄糖,?-键 (4)海藻糖(trehalose): 2葡萄糖,真菌、细菌 甜度:蔗糖100, 果糖170,葡萄糖70,麦芽糖40,乳糖20, 山梨醇65 ? 3. 寡糖(oligosaccharides):3~9个单糖 棉子糖(raffinose):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水苏糖(stachyose):棉子糖+半乳糖 不能消化吸收,豆类 ? 结肠胀气 “益生源(prebiotics)” 4.多糖(polysaccharides):?10葡萄糖 (1)能被消化吸收的多糖:?1-4, ?1-6 (available polysaccharides) 又称淀粉多糖 ①淀粉(starch):植物多糖 直链淀粉(amylose):遇碘蓝色,易老化 支链淀粉(amylopectin): 遇碘棕色,易糊化、粘稠 ②糊精(dextrins):淀粉分解中间产物 ③糖原(glycogen):动物淀粉 (2)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unavailable polysaccharides)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非淀粉多糖 ?-键 不溶性纤维: 1)纤维素(cellulose):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 粗纤维,葡萄糖β-1,4糖苷键聚合 微生物不发酵,?粪体积 2)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谷类纤维主要成分 ?胃肠蠕动 3)木质素(lignin):苯丙烷聚合体,木质化 可溶性纤维: 柑桔类、燕麦、豆类 ?胃肠排空时间,减缓葡萄糖吸收,?血脂 1)果胶(pectin): 半乳糖醛酸多聚体?甲醇、果胶酸 增稠剂 2)树胶(gum)、粘胶(mucilage) 稳定剂 3)少数半纤维素 二、碳水化物的作用 (一)可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1、供给能量:16.7kJ(4kcal)/g 2、机体构成成分: 糖蛋白、粘蛋白、糖脂等?细胞膜、结缔、神经 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 3、参与和影响其他营养素代谢: 节约蛋白质作用( sparing protein action) 抗生酮作用(antiketogenesis) 4、维护肝功能:葡萄糖醛酸解毒,糖原护肝助解毒 (二)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1、增强肠道功能,利于通便: 促进肠蠕动,吸水膨胀,吸附和稀释毒成分,防便秘、痔疮、肠息肉等 2、改善肠道菌群,给肠壁细胞提供营养 3、调节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4、控制体重、减肥 5、 预防结肠肿瘤 ?? 不利影响:影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与Ca、Fe、Zn等结合,吸收率? 三、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 唾液: α-淀粉酶 小肠:胰淀粉酶(α-淀粉酶), 主动吸收 淀粉 ? 糊精、麦牙寡糖、麦芽糖 肠粘膜上皮细胞: α-糊精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 乳糖不耐受症(lactose intolerance) 果糖被动扩散吸收慢 可溶性纤维--(细菌发酵) ?水、气、短链FA 四、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占总能量55%~65% 谷类、薯类、根茎类:淀粉 蔬菜、水果:膳食纤维 (25g/d) 血糖(生成)指数 glycemic index, GI GI=某种食物2h后血糖曲线下面积/等量葡萄糖血糖曲线下面积 CHT: 50 G Energy 一、概述 1、人体能量来源 能源物质:碳水化物、脂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英语全学期课时作业练习题.doc VIP
-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pdf VIP
- NBT20277-2014 A240(S32101)双相不锈钢焊接规范.pdf VIP
- 2025秋人教版(PEP)(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docx VIP
- 初一英语文化课件.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监理大纲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第一单元 第1课《可爱的我们》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5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pdf
- 2025云南省中职职教高考职业技能考烹饪类专业理论测试模拟05.doc VIP
- 客服人员心态与沟通技巧培训PPT.pptx VIP
- 农村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