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气卫生.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大气卫生

大气卫生大气卫生掌握:熟悉:了解: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圈。大气圈的厚度2000-3000km,无明显上界。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分为5层。第一节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1.对流层2.平流层3.中间层4.热层(电离层)5.外大气层大气圈(按气温垂直变化)P6对流层(troposphere)是大气圈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平均厚度约12km。对流层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汽量,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该层的特点有:①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对流层的大气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但能吸收地面反射的能量所致。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近地表的空气接受地面的热辐射后温度升高,与高空的冷空气形成垂直对流。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绝大多数在对流层聚集。因此,对流层的状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大,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一、大气的结构P7平流层(stratosphere)位于对流层之上,其上界伸展至约55km处。在平流层的上层,即30~35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在30~35km以下,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不大,气温趋于稳定,故该亚层又称为同温层。平流层的特点是:空气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在高约15~35km处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其分布有季节性变动。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这些射线的危害,能够生存繁衍。一、大气的结构二、大气的组成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是由混合气体、水汽和气溶胶(aerosol)组成。除去水汽和气溶胶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气溶胶(aerosol)气溶胶是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它的含量、种类以及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根据形成过程的差异,气溶胶可分为粉尘(dust)、烟气(fume)、烟(smoke)和烟炱(soot)等。根据能见度的影响以及颜色的差异等,气溶胶可分为轻雾(mist)、浓雾(fog)、霾(haze)、烟雾(smog)。二、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组成P12三、大气的物理性状太阳辐射气象条件空气离子太阳辐射太阳是一团炽热的熔融物体,似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辐射能。太阳辐射是产生各种复杂天气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14地球大气层灰尘、雾、水汽等能吸收14%太阳辐射43%到达地表43%折回宇宙空间太阳辐射光谱紫外线γ-射线X-射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1、太阳光谱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1)紫外线分段波长名称吸收情况A段(UVA)320~400nm长波紫外线可全部穿透大气层而抵达地表在B段(UVB)290~320nm中波紫外线被臭氧层吸收90%或以上C段(UVC)200~290nm短波紫外线大气圈平流层几乎都被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辐射(ultravioletradiation)可分为三段太阳紫外辐射中的长波和中波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抗佝偻作用(anti-rachiticeffect)适量暴露太阳紫外线辐射(solarultravioletradiation),对机体的有益健康效应主要是可生成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可调节人体钙磷代谢。对大多数人来说,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适量暴露于中波紫外辐射,仅少量(<10%)来源于膳食。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且暴露太阳紫外线辐射不足时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这可增高佝偻病、骨软化症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维生素D的生成过程:中波紫外线7-脱氢胆固醇胆钙化醇肝脏25-羟基胆钙化醇活性维生素D表皮光解(维生素D3)随血流25-羟化酶即1,25-二羟胆钙化醇﹝1,25-(OH)2-D3﹞。维生素D又称为阳光维生素。(25-OH-D3)肾脏羟化酶紫外线的有害作用: 过量太阳紫外线辐射暴露可引起的疾病皮肤疾病皮肤癌:恶性黑素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瘤等皮肤癌主要由过量暴露太阳紫外线辐射,特别是中波紫外线所致日光角化病(又称光化性角化病):长期日光曝晒而引起的慢性皮肤损害,少数可发展成鳞状细胞癌晒斑(又称日光红斑):日光曝晒而引起皮肤红斑、水肿,严重者可引起水疱,过后有糠秕样脱屑,并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唇疱疹再激活:唇疱疹由单纯性疱疹病毒引起。原发感染后病毒潜伏在神经细胞中。潜伏的病毒可被包括日晒在内的某些诱因激活而发病紫外线的有害作用: 过量太阳紫外线辐射暴露可引起的疾病眼睛疾病皮质白内障:太阳紫外线辐射,主要是长波紫外线可被晶状体吸收而导致晶状体混浊。长期暴露阳光而发生的白内障主要是皮质白内障。严重者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翼状胬肉:长期暴露太阳紫外线辐射,可使球结膜表面的结膜组织增生,从而形成三角形翼状增生物,多发于老年人角膜或结膜鳞状细胞癌:一种罕见的眼表面癌症,半数以上系过量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