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土壤的基本性状-1物理性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土壤的基本性状-1物理性质

3、改善耕性的措施 1)掌握宜耕的土壤含水量 2)增施有机肥料 3)改良土壤质地 4)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 土壤湿度与耕性的关系 土壤湿度 干 潮润 潮湿 泞湿 多水 极多水 土壤特征 固态,坚硬,粘结性强,无粘着性和塑性 酥软,粘结性弱,无粘着性的塑性,易散碎 有可塑性,粘结性和粘着性极弱 粘韧,有可塑性和粘着性,粘结性极弱 浓浆状,可塑性消失,但有粘着性,粘结性极弱 稀浆状,如液体一样易流动,塑性、粘着性、粘结性消失 耕作阻力 大 小 大 大 大 小 耕作质量 硬土块不散碎 易散碎,成小块 不散碎,成大块土 不散碎,成大块土易粘农具 泥泞状浓泥浆 稀泥浆 宜耕性 不宜 宜旱地耕作 不宜 不宜 不宜 宜水田耕作 土壤结持状态 土壤水分 干 湿 稠浆状 浆 状 松 疏 浓浆 薄浆 坚固 可 塑 可 塑 脆 软 (无粘着性) 有粘着性 悬液 (无塑性) 下 粘 上 塑 着 塑 限 点 限 │ 塑性值 │ 旱地耕作好 水田耕作好 坚固 → 酥软 → 可塑 → 粘韧 → 浓浆 → 薄浆 结持性 结持性 结持性 结持性 结持性 结持性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状 第一节 土壤的孔性 一、土壤密度重与容重 particle density and bulk density 1、土壤比重: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孔隙)的烘干重与同体积水重相比。 组分 密度 组分 密度 石英 2.60-2.68 赤铁矿 4.90-5.30 正长石 2.54-2.57 磁铁矿 5.03-5.18 斜长石 2.62-2.76 三水铝石 2.30-2.40 白云母 2.77-2.88 高岭石 2.61-2.68 黑云母 2.70-3.10 蒙皂石 2.53-2.74 角闪石 2.85-3.57 伊利石 2.60-2.90 辉石 3.15-3.90 腐殖质 1.40-1.80 纤铁矿 3.60-4.10 表 土壤矿物和腐殖质的比重 粒径(mm 腐殖质 g/kg 比重(g/cm3 全土样 29.5 2.62 0.1-0.05 0 2.66 0.05-0.01 4.3 2.66 0.01-0.005 14.8 2.62 0.005-0.001 53.7 2.59 0.001 64.2 2.59 表 一种森林土壤表层各级土粒的比重 矿物的比重多在2.6-2.7,土壤比重通常为2.65。 2、土壤容重: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孔隙体积)的烘干重。单位为g/cm3(或吨/立方米),其变幅范围在0.9-1.7。 3、有关计算: 例1 某耕层土壤容重1.25,耕层18厘米,问每亩耕层土重多少? 解:每亩耕层土重=667*0.18*1.25*1000 150075 千克 例2 某土壤0-10cm土层自然含水量为180g/kg,土壤容重为1.3,每亩该层土壤含水量为多少? 解:每亩该层土壤含水量= 667*0.10*1.3* 180/1000 *1000 15608 千克 二、土壤孔隙度 porosity 1、概念:指土壤孔隙体积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 2、公式计算: 容重 土壤孔隙度(%)=(1- —— ) 比重 孔度 土壤孔隙比 ———— 1—孔度 土壤孔隙度一般在40%-70%之间变动,其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有关。 例:已知某土壤的密度是2.65g/cm3,容重为1.3g/cm3,试计算出该土壤的总孔隙度。 解:总孔隙度 1 – 1.3/2.65 50.94% 三、土壤孔隙类型 pore space 1、分类: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按孔隙大小和功能进行分类) 2、特点: 1)毛管孔隙:毛管水占据的孔隙。其孔径上限是几毫米;是土壤贮水的地方,其数量用毛管孔隙度表示。 非活性孔隙:孔径小于0.001mm时,孔隙中水分所受吸持力很大,超过毛管力,水分不能运动,不能为植物利用,为无效孔隙。 2)非毛管孔隙:毛管水不能占据的大孔隙。孔径大于0.1mm以上,难于保持水分,主要是透水通气和贮存空气的场所。其数量用非毛管孔隙度表示。 3、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之和为总孔隙度。 旱地土壤:良好的土壤耕层总孔隙度一般为50%-60%,非毛管孔隙度 10%,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比为2~4:1。 第二节 土壤结构性 pedality 一、概念 1、土壤中的颗粒以相互胶结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一的土团形式存在,这种土团称为结构体或团聚体。土壤中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状况称为土壤结构性。 2、土壤结构性影响着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可反映土壤肥力水平。 3、不同土壤、同一土壤的不同层次,其结构体不一样。并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二、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其特性 1、团粒结构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