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基础课时1常见非金属化合物
[最新考纲] 1.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3.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1.碳、硅元素的存在形态 (1)碳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_______态又有_______态。碳的同素异形体有________、_______、无定形碳、______等。 (2)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二位,仅次于_____元素,全部以_______态存在,是一种亲________元素,单质硅有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2.碳、硅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比较 3.碳、硅单质的化学性质 (2)硅 ①与F2反应:______________。 ②与氢氟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NaOH溶液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 ④与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与Cl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提取 硅的工业制法 4.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 【互动思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碳的几种单质性质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结构不同。 ( ) (2)12C、13C、14C是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 ) (3)硅是非金属元素,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 ) (4)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 ) (5)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1)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O2):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 (5)CO2(HCl):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通过盛有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 (2)通过盛放灼热CuO的硬质玻璃管 (3)通过盛放灼热铜网的硬质玻璃管 (4)通过盛饱和NaHCO3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5)通过盛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2013·安徽理综,25(3)改编]一种核素W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则W的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Si+4HF===SiF4↑+2H2↑ 由以上题组训练,可得出本考点的常见命题方向有: 1.碳、硅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2.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相关实验探究 题组1 碳、硅单质的性质 1.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其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其单质在加热时都能跟O2反应 C.其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碳和硅两种元素共有两种单质 解析 CO不溶于水,不能生成相应的酸,也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SiO2不溶于水,也不能生成相应的酸;碳有金刚石、石墨、C60等同素异形体,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等,所以两种元素共有多种单质。 答案 B 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 A.SiO2―→Si B.CO2―→C C.SiO2―→H2SiO3 D.Si―→Na2SiO3 答案 C 解析 强酸制弱酸的规律适用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而SiO2与Na2CO3是高温下固体之间的反应,由于生成CO2气体逸出,有利于反应的进行,A项错;在高温下试管会熔化,玻璃中的SiO2也会与焦炭反应,B项错;N2不是温室气体,D项错。 答案 C 4.向含有0.2 mol NaOH和0.1 mol 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8.96 L(0 ℃,1.01×105 Pa)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图像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和离子的水解忽略不计) ( )。 解析 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Ba(OH)2+CO2===BaCO3↓+H2O ① 2NaOH+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