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微生物学历年期末真题整理详解.doc

天津科技大学微生物学历年期末真题整理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科技大学微生物学历年期末真题整理详解

名词解释 1.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折光性很强的抗逆性休眠体,称为芽孢。 2. 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引起宿主迅速裂解的噬菌体。(或: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和裂解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3. 化能异养型:能源和碳源都来自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4. 巴氏消毒法:专用于牛奶、啤酒、酱油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态风味食品或调料的低温消毒方法,此法可杀灭物料中无芽孢病原菌,又不影响其风味。具体方法可分为:低温维持法(63℃,30分) 和高温瞬时法(72℃,15秒)。 5. 呼吸:又称好氧呼吸,是一种最普遍的生物氧化方式。即指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经完整的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水并释放出ATP形式的能量,是一种高效产能方式。 6. 营养缺陷型:某一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的能力,因而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称为营养缺陷性。 7. Hfr菌株:即高频重组菌株。在该菌株细胞中,F因子整合在核染色体组的特定位点,Hfr菌株与F–菌株接合后,发生基因重组的频率要比F+与F–接合后的频率高出数百倍。 8. 点突变:又称基因突变,是指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仅涉及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的置换、缺失或插入,因其发生的范围很小,所以又称点突变。 9. 质粒:指一种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能进行自主复制的双链闭合环状的DNA分子。也有极少的质粒是线性的DNA分子。 10. 半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抗原。 11. 发酵:指有机物氧化释放的氢(电子)最终传递给某种中间代谢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2. 抗代谢物: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微生物所必需的代谢物(即生长因子)很相似,可干扰微生物正常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13.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 14.古生菌:一类在进化谱系上与真细菌及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且与后者关系更近的生物类群。它们在形态上虽与细菌相似(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但在基因组和16SrRNA序列、细胞壁中无肽聚糖、膜脂由醚键连接等方面都与真细菌不同。它们中的多数种类能生活在与地球进化早期环境类似的极端环境下,主要类型有嗜热菌类、嗜酸嗜热菌类、严格厌氧的产甲烷菌类和嗜盐菌类。 15.裂解量:是病毒生长曲线中的一个参数,指每个受染细胞所产生的子代病毒颗粒的平均数目,其值等于平稳期病毒效价与潜伏期病毒效价之比。 16.自养微生物: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的微生物(或是一类不依赖任何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根据其能源的不同,可分为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两大类。 17.基内菌丝:又称营养菌丝。是放线菌中伸展到固体培养基内,具有吸取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菌丝体。 18.连续培养:又称开放培养。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培养方法。一般是通过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营养和以同样的速率移出培养物来实现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19.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他生物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其衍生物,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即可抑制或干扰他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因而可用作化学治疗剂。 20.移码突变:是诱变剂引起DNA序列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发生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处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生改变,进而引起转录和转译发生错误的一类突变。 21.完全培养基:可满足某微生物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要求的天然或半合成(半组合)培养基。一般用[+]符号表示。 22.单克隆抗体:由一个纯系B细胞克隆经分化、增殖后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单一成分、单一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 23.模式菌株:又称典型菌株,是某一种微生物的活标本,可作为该种的参考标准。即按照命名法的要求,当命名一个新种(或亚种)时,需要指定一个菌株作为这个种(或亚种)的命名模式,这个被指定的菌株称为模式菌株。 24.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其组成成分为多糖,故称为糖被。 25.异形孢:一般在细胞链的丝状中间或一端形成的具有固氮功能的细胞,形态大、壁厚、色浅。 26. 溶源菌:在核染色体组上整合有前噬菌体并能正常生长而不被裂解的细菌(或其它微生物)称为溶源菌。 27. 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 28.. 31. 菌落:由单个或少数同种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繁殖出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32. 原生质体: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细菌等微生物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细胞,一般由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