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步步高历史小高考大一轮专题讲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及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成果
第29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新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魏源 《海国图志》书影
A.从经书中寻章摘句 B.远离社会现实
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 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
2.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A.抵御了外来侵略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
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3.王国维在评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 1821~1861年 以来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学习西方的“长技”
C.介绍、研究西学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清朝封建制度 养兵练兵之法李鸿章
5.人文主义者倡导以古典为师,中国维新派提出“托古改制”。其相同目的是 A.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B.弘扬传统文化
C.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D.主张政治变革
6.“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材料描述了中国近代的哪一部著作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资政新篇》 D.《狂人日记》
7.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8.胡适曾在《胡适留学日记》里写道:“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在此胡适评价梁启超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主要是因为他 A.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B.主张设议院,变法图存
C.倡导宣传民族主义
D.推动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
9.历史学家陈旭麓评价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该事件是 A.中共“二大” B.新文化运动C.国民革命 D.二次革命
10.在中国近代,封建文化的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下列对封建文化解体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途径的发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③④
11.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 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 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
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 D.“文革”期间红卫兵
12.是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的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二、非选择题 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咸丰十年 1860年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后,中国业已醒来。——《中国先睡后醒论》
材料二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为“寻求自强”而进行的重要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践活动没有使中国“醒来”的原因。 8分
2 材料三中所述中国人的“西方梦”具有什么特点? 4分
3 你对材料三中所述的具有“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这一特征的历史事件有何认识? 8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