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木材燃烧痕迹第3节
第五章 火灾痕迹物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烟熏痕迹 第三节 木材燃烧痕迹 第四节 液体燃烧痕迹 第五节 火灾中的倒塌 第六节 玻璃破坏痕迹 第七节 混凝土在火灾中的变化 第八节 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第九节 短路痕迹 第十节 过负荷痕迹 第十一节 其它痕迹物证 2009年8月,希腊首都雅典北部山林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这次火灾造成的过火面积超过4.86万公顷。 第三节 木材燃烧痕迹 一、木材的基本特性 二、木材燃烧痕迹的种类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四、木材炭化层的测量和计算 一、木材的基本特性 (一)木材的容重 木材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现有的木制品,可分为纯木、密度板、细木板、胶合板、纤维板等。 容重大于450kg/m3为重杂木,小于450kg/m3 为轻杂木;容重越大,炭化速率越小,裂纹越密,自燃点越高。 (二)木材的化学组成 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木质素、糖、脂和无机物等。 主要元素为:C、H、O、N等元素。 (三)木材在火灾中的变化 2008年8月23日 ,遵义市红花岗区一近900平米的木材厂突发大火,遵义出动市区4个消防中队12辆消防车80余名官兵,经官兵们13个小时连续奋战将火灾彻底扑灭。 二、木材燃烧痕迹概念 实指木材在温度作用下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所形成的痕迹。 三、木材燃烧痕迹总体特征 1、物理变化: 木材在几何形状、颜色、力学性能等物理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变化。 2、化学变化: 木材在一定温度作用下,受热分解,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性质表现出来的变化,如产生了游离炭,甚至存在石墨化的趋势。 (一)明火燃烧痕迹 1、木材表面形成鱼鳞状炭化层,有光泽; 2、炭化层薄,烧损重,炭化区与非炭化区界线分明;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炭化层较宽较深,裂纹增多,裂纹呈的大块波浪状; 3、木材被明火点燃时,有明显受热面(迎火面) (二)辐射着火痕迹 1、炭化层厚; 2、龟裂严重,裂纹随温度升高而变短; 3、炭化表面具有光泽。 (三)受热自燃痕迹 1、炭化层平坦,炭化深度深,没有裂纹(在通风条件较好情况下形成少量裂纹),炭化面硬。 2、炭化区与非炭化区界线不明显,有过渡区。 3、有不同程度的炭化区,即沿传热方向依次出现炭化坑、黑色的炭化层、发黄的焦化层等。 (四)低温燃烧痕迹 具有较深的不同程度的炭化区,其中发黄的焦化层比例居多,而炭化层平坦,呈小裂纹。 (五)干馏着火痕迹 1、炭化程度深; 2、炭化层厚而均匀; 3、可在炭化木材下部发现以木焦油为主的黑色粘稠液体。 (六)电弧灼烧痕迹 1、 灼烧面积小,炭化层浅; 2、炭化区与非炭化区界限分明; 3、炭化的木材发生石墨化,表面有光泽并具有导电性,用兆偶表测量,电阻接近零。 (七)赤热体灼烧痕迹 1、 在载热体与木材接触面上形成不同深度的炭化层,并形成了与灼热体形状类似的炭化坑, 甚至穿洞 2、炭化面有光泽; 3、炭化非常明显,炭化区与非炭化区界限分明。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一)证明蔓延速度 1.利用炭化深度和界限证明 炭化层薄,炭化区与非炭化区界限分明—火势强,蔓延快; 炭化层厚,炭化 与非炭化部分界 限不清,说明火 势中等。 炭化层厚,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说明火势蔓延慢。 (二)证明蔓延方向 2.烧成斜茬的木桩等,斜茬面为迎火面。 3.木件立面烧损成大斜面,说明火势沿斜面从低向高发展。 (三)证明燃烧时间和温度 1.可由观察木材的干燥情况,变黄、炭化程度,裂纹多少及长短进行相对比较 (1)炭程度越重,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 (2)裂纹越多、越短,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 2.由炭化深度计算燃烧时间和火场温度 (2)木结构(全木结构及屋顶为木结构) 燃烧时间因树种不同而略有不同 X=a(t-4)b.e-c(t-4) 火灾温度:t=6200(e-10t-e-15t)+200 木材炭化裂纹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密,横向裂纹长度变短。 木材炭化裂纹的数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裂纹宽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变宽 木材炭化裂纹形态的测定 目测法 缺氧火场(船舱、洞库、地下室等),利用经验公式计算 松木: λ :木材横向平均裂纹长度(cm) T:燃烧温度(℃) (四)证明起火点 一般来说,起火点位于烧损或炭化最为严重的地方。 典型情况: 1.顶棚上的木条余烬在火场废墟的最底部,说明起火点在吊顶内。 2.大片锯末炭化的几何中心或炭化最深的地方是起火点。 3.V字形或斜面的低点可能是起火点。 (五)证明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