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解决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十三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分泌外科 罗  凤 乳房位置 位于 胸大肌浅表,浅筋 膜的浅、深层之间 上下 起至前胸第2-6肋 内侧 达胸骨旁 外侧 至腋前线 乳房外上方向腋窝呈角 状延伸,为乳房尾部 第一节 乳房的解剖生理概要 乳房的组织结构 乳腺腺体 结缔组织 构成 皮下脂肪 乳房的淋巴输出:四条途径 ?? 1 腋窝途径:主要途径, 接收淋巴液占75%。 2 内乳途径:接收淋巴 液为20-25% 3 两乳皮下交通淋巴网: 4 乳房深部淋巴网: 第二节 急性乳房炎 乳房急性化脓性感染 好发于产后3-4周 初产妇多见。 右乳房炎 [ 病因 ]★ 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 1 乳汁淤积 乳汁过多或吸乳过少、 乳管不通 2 细菌入侵: 多为金葡菌 乳头破损为主要途径 乳管入侵 [症状和体征] 1、乳房胀痛发红, 继之出现全身症状 2、炎性硬块和脓肿 3、患侧腋淋巴结肿大 压痛 [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脓肿穿刺: 抽出脓液可明确诊断。 [处理原则] 控制感染+排空乳汁 ◇脓肿形成前,以抗菌药治疗为主 ◇脓肿形成后,以切开引流治疗为主 手术处理(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 ◇切口的选择:放射状或弧形 ◇多房脓肿分离间隔 ◇引流条置脓腔最低位 ◇必要时作对口引流 (脓腔大、哑铃状脓肿) [护理要点] 环解疼痛 防止乳汁淤积 局部托起 局部热敷 控制体温 抗生素 和感染 物理降温 观察体温、白细胞记数 切开引流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1 保持乳头和乳晕清洁 2 纠正乳头内陷 3 指导正确哺乳 4 乳头破损者,停止哺乳,排空 乳汁,局部抗生素涂抹。 第三节 乳房癌 ●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超过子宫颈癌,跃居第一位。 ● 发病率约23/10万,且逐年上升。 西方国家发病率100/10万(如美国)。 ● 男性乳房癌仅为女性的1%。 ● 乳腺位于体表,容易自我检查,可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乳房癌易感因素 (1)家族史:一级直系亲属较一般人群发病危险高3-8倍。 (2)内分泌因素: 月经初潮12岁,绝经50岁,经期长(大于35年), 40岁以上未孕,初次足月产35岁, 多次人工流产。 (3)乳房疾病:一侧乳腺患癌,对侧患癌的危险增加3-4倍。 (4)饮食:高脂饮食可增加乳腺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 (5)肥胖、饮酒、服用激素类药物均为危险因素。 (6) 胸部长期接触放射线者 (7)环境和生活方式:环境、精神因素。 病 理 病理类型:我国多采用以下分型。 1 非浸润性癌: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基底膜。 早期、预后好。 2 浸润性癌:癌细胞突破基底膜。 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预后好。 包括 浸润性特殊癌:分化高,预后好。 浸润性非特殊癌:分化低,预后差。 3 其他罕见癌:炎性乳腺癌、乳头湿疹样癌 乳房癌临床表现 (一)乳房肿块 ◇ 80%的患者以此就诊,多为无意中发现。 ◇ 约1/3的乳房癌发生于外上象限。 早期:无痛单发肿块 晚期: 肿块固定 卫星结节、铠甲胸 皮肤溃破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