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C、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D、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5.苏俄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6.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认为( )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 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 7.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沙俄 俄罗斯 苏俄 苏联 独联体 1917年 十月革命 1922年 1991年12月 《阿拉木图宣言》 1917年 二月革命 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1917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1991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改革 列宁时期 斯大林时期 二战以后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末代沙皇全家照 列宁与俄国 十月革命 沙皇俄国 苏维埃俄国 (苏俄)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2007年5月4日,俄罗斯议会上院投票一致通过保留俄罗斯军旗(胜利旗帜)上的镰刀斧头图案。俄罗斯军旗上的镰刀斧头曾是苏联的象征。 近年来,俄罗斯国歌恢复了苏联国歌的旋律,许多苏联时期的雕像和纪念碑在封存多年后也重新展现出来。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学考内容和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 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 3、两种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⒈背景 ⒉内容 ⒊影响 (二)新经济政策 ⒈背景 ⒉内容 ⒊意义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 杰米扬·别德内依 请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参加红军了吗?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二: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材料三: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母亲在号召 面对严峻的考验,苏俄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是反抗还是放弃,反抗又应该如何反抗?假如你是当时的苏俄领导人,你会怎么办? 1918年9月2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统一的军营,要求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全体公民,不分职业年龄,都必须无条件履行苏维埃政府所赋予的保卫祖国的任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卷》 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⒈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⒉内容: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实物配给制 劳动:劳动义务制 积极:适应战时需要,保证战争胜利, ⒊影响(评价) 巩固政权 消极:出现弊病错误,遭到农民反对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挫伤了农 民的积极性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组织设计汇总)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工程概况、施工准备.doc VIP
- 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施工标准化(第二册).pdf VIP
- 生长发育与儿童保健.pptx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之实际应用》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精品.pdf VIP
- 设计师在非正式合作城市开发项目中的参与及角色分析——重庆黄水镇地产项目为例.pdf VIP
- 小学生吸尘器课件.pptx VIP
- (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刍议基于建筑外墙防渗漏技术的施工.pdf VIP
- 大学语文——特洛伊_赫克托耳之死.ppt VIP
- 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规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