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_渗透检测
第 4 章 渗透检测技术
4.1 概述
4.2 渗透检测物理基础
4.3 渗透检测材料
4.4 渗透检测设备
4.5 渗透检测技术
4.6 显示的解释和缺陷评定
4.1.1渗透检测的定义、原理和作用
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非疏松多孔性的金属或非金属零部件的表面开口缺陷。
4.1 概 述
将溶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施加到被检对象的表面,由于毛细作用,渗透液渗入到细小的表面开口缺陷中,清除附着在工件表面的多余渗透液,经干燥后再施加显像剂,缺陷中的渗透液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被重新吸附到零件表面上,就形成放大了的缺陷显示,即可检查出缺陷的形貌和分布状态。
渗透检测的作用
是制造业和维修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工程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完整性、连续性的重要方法
质量管理、节约原材料、改进工艺、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4.1.2渗透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
始于20世纪初,是目视检测外应用最早的检测方法
铁锈观察、油--白垩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闪烁荧光渗透检测材料、
水基渗透液、水洗法渗透检测技术和闭路检测技术
20世纪50年代:国产技术开始起步,六七十年代有了自己研制的渗透液
发展趋势:低毒、高灵敏度渗透剂的研制成功
4.1.3 渗透检测方法的分类 (参考教材P141)
根据渗透液的种类(所含的染料成分)分类
根据表面多余渗透液的去除方法分类
根据渗透液的种类和去除方法分类
根据显像方法分类
4.1.4 渗透检测的特点
1.不受材料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限制
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塑料、陶瓷及玻璃等。
2.灵敏度高
可清晰地显示宽0.5μm、深10μm、长1mm的裂纹。
3.设备简单、携带方便、检测费用低、适于野外工作
4.不适于检查多孔性或疏松材料制成的工件或表面粗糙的工件
5.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
6.只能检出缺陷表面分布,不能定量
4.2 渗透检测物理基础
在介绍液体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之前,首先要介绍两种物理现象:
润湿作用
毛细现象
4.2.1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
4.2.1.1表面张力
由于表层分子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都趋向于挤入液体内部,以使溶体表面层尽量缩小,结果在表面的切线方向上便有一种缩小表面积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液体表面分子受内部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气体对其的吸引力,使其合力为向下的力,此合力即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液体内部,力图使液体表面积收缩到尽可能达到的最小程度。
4.2.1.2 表面张力系数
表面张力与液面的长度l成正比
f=σl,
σ=f/l,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单位N/m。
因此,表面张力是施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的力。
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以及有无杂质有关。一般,易挥发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比不易挥发的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小;同种液体,温度越高,表面张力系数越小,表面张力也越小;当液体中含有杂质时,会使表面张力系数降低。(常用液体材料的表面张力系数见表4-3)
液体与固体交界有两种现象:
第一种是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于液体和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之为固体不被液体润湿,如水银在玻璃表面收缩成水银珠那样。
第二种是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小于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之为固体被液体润湿,如水滴滴在干净的玻璃板上,水滴会慢慢散开。
4.2.2 润湿现象4.2.2.1 润湿和不润湿
能被水润湿的物质叫亲水物质,如玻璃、石英、方解石、长石等;不能被水润湿的物质叫做疏水物质,如石蜡、石墨、硅黄等。
4.2.2.2 接触角和润湿方程
1.接触角θ
液面在接触点的切线与包括该液体的固体表面之间的夹角(从三相交点向液体表面做切线,与固液界面之间的夹角即为接触角。 )
2.润湿方程: cosθ=(FS-FSL )/FL
(这是因为FS= FL cosθ+ FSL )
θ90度时称为润湿,
θ越小润湿性越好
θ90度,称为不润湿
渗透检测中,渗透液对工件表面的良好润湿是进行渗透检测的先决条件。只有当渗透液能充分润湿工件表面时,渗透液才能向狭窄的缝隙内渗透。此外,渗透液还必须能润湿显像剂。
(接触角的实测数据见表4-4)
将一根很细的管子插入盛有液体的容器中,如果液体能润湿管子,那么液体会在管子内上升,使管内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如果液体不能润湿管子,管内的液面就会低于容器的液面。
4.2.3 毛细现象 4.2.3.1 毛细管和毛细现象
4.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