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国时代的兵死者.doc
战国时代的“兵死者”
(首发)
陆德富
复旦大学
内容摘要 “兵死者”最早的意义应该指死于兵刃之人,包括君臣弑杀,罪犯受戮和战场阵亡。这些非正常的死亡由于宗教和世俗的种种原因,被排除在族葬之外。目前没有可靠的古文献证据,能证明东汉经学家郑玄“战败无勇,投诸茔外以罚之”是先秦古制。实际上,上古社会对战败者的鄙视和惩罚远比秦汉以后为轻。郑玄之说,反映了两汉以后“投死殉节”观念的强化。战国楚简的“兵死者”含义已经发生变化,主要应该是指死于兵战之人,即阵亡士卒。“强死”和“兵死”意义相近,二者之间如果有所区别的话,前者大概是生前魂魄强健,象伯有这样的权势贵族。他们的鬼魂都能为祟为厉,但通过一定的宗教手段可以对它们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 兵死者 不入兆域 强死
九店《告武夷》楚简中有一篇祭祷文:
“□敢告□之子武夷:尔居复山之基,不周之野。帝谓尔无事,命尔司兵死者。今日某将欲食,某敢以其妻□妻汝聂币芳粮,以量犊某于武夷之所。君昔受某之聂币芳粮,思某来归食故。”
这是一篇祭祷武夷君的祷辞,大意是:“谨告□之子武夷:你居住在复山之下,不周山之野。上帝看你无事可做,就命令你管理兵死者。今天(兵死者)‘某’将要飨食,他谨让他的妻子向武夷君致献聂币芳粮以求得他能回家。希望你在享用了他的聂币芳粮之后,让他归家飨食。” 从简文可以知道,武夷君掌管着兵死者。对其中“兵死者”一词的解释,大家有不同意见。李家浩先生认为“兵死者”是死于战争中的人。李零先生没有对此处的“兵死者” 作出解释,但他对另一处的“兵死”先后作出了被战死的冤魂和兵刃杀死两种解释。我们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历史地加以考察。
清人王念孙曾提出“兵死”是死于兵械的意思,他在《读书杂志·淮南子说林训》“战兵死之鬼憎鬼神”条所加案语中说:
“战字后人所加。古人所谓兵者多指五兵(按:五兵即是指弓,殳,矛,戈,戟,均是兵械之属。)而言。兵死谓死于兵也。《曲礼》曰死寇曰兵。《释名》曰战死曰兵,言死为兵所伤也。《周官·冢人》曰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皆是也。后人谓战士为兵,故妄加战字耳。”
应该承认,王氏“兵死谓死于兵也”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古人所说的“兵”,用作名词时多指兵械。《说文》:“兵,械也。”甲骨文兵从 从斤,斤就是锛,既可以作兵器,又可以作农具和工具。《说文》“兵”字的古文作 ,从干,干即盾,也是兵械之属,可见《说文》的讲法是可信的。卜辞:“贞勿易黄兵”(《合集》9468),易读为赐,这是占问是不是不要赐给黄这个族(或人)以兵械。西周中期铜器《簋》“俘戎兵”(《殷周金文集殷周金文集?月令命。《周礼?夏官中秋治兵因此,李家浩等几位先生的说法也是可以成立的。夏得安曾假定九店简文中的兵死者都死于战场,看来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再考虑到简文中的“武夷”这个名字和武事存在的联系,这里的兵死者也许更可能指死于战争中的人。
从传世文献来看,至迟到东汉,兵死者已经专指死于战争。《淮南子·说林训》“兵死之鬼憎鬼神”中的“兵死之鬼” 很可能就是指死于战争中的人。至于前引王念孙说,“战”是否为衍字,还有待证实。
前面已经提到,战国之际兵燹连绵,死于兵者多是死于战争,人们往往用“兵死”来指称死于战争中的人,秦汉之后,这种说法已经被广泛接受并且为人们所沿用。但是在西周春秋时代,情况却并非如此。这样一来,东汉的郑玄用时人对“兵死”的一般理解来注释《周礼》经文,就难免发生差错了。《周礼·冢人》在记载西周春秋时代王、诸侯或卿大夫墓葬制度时说:
“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凡有功者居前。”
郑玄注:“战败无勇,投诸茔外以罚之。”郑玄认为死于兵者是死于战争,这反映了东汉人的一般理解,但未必符合《周礼》意旨。实际上,郑玄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错误的。然而,后世仍有不少学者信从其说。首先,他认为死于兵者是死于战争的说法并不确切。我们知道,《冢人》记载的是西周春秋时期王、诸侯或卿大夫的墓葬制度(《周礼·冢人》描述国人的墓葬制度时尽管没有提到国人死于兵械者是否也应不入兆域,但是这样的丧葬习俗应该是存在的。)。卿大夫、国人死于战争是有可能的,但就王或诸侯这个阶层而言,这种可能性实在很小,因此这里所提到的“死于兵者”还应该是指死于兵械的人,包括《春秋》等文献中习见的被弑者。依照上古习俗,无论生前属于何种贵族身份,死于兵械者都不能进入宗族墓地(详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庄公死于兵弑,“齐人葬庄公于北郭”。杜预注:“兵死者不入兆域”。可见,杜预早就指出这里的“兵死者”是死于兵械之人,而非特指死于战争者。《左传·襄公三十年》伯有死,“葬诸斗城”。伯有同样死于兵械,故而也未能葬于兆域。他们都属于《周礼·冢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名校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 VIP
- 软件开发(平台开发)项目实施方案.pdf VIP
- 巨野青年路南拆迁规划方案.pptx VIP
- 中华古籍子集明伦汇编 人事典六十一岁至七十岁部.pdf VIP
- 小学生三年级数学文化节活动主题班会.pptx VIP
- 2022年-2023年房地产估价师之基本制度法规政策含相关知识题库综合试卷A精品.pdf VIP
- 燃气燃烧与应用_chap4.ppt VIP
- 剑桥少儿英语介绍.pptx VIP
- 第三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整理和复习(1) 课件2025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油菜根肿病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及药物防治策略探究.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