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阅读和教学
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阅读和教学
薛瑞萍
童年应当是快乐的,母语学习应当是简单的。
所谓简单就是: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阅读、思考和写作。腹有诗书,落笔千言。然后带着一班孩子,六年如一日,渐行渐远——兴致勃勃地阅读、思考和表达。儿童未必都要腹有诗书,落笔千言,但儿童的母语学习抑或可以是快乐,儿童的成长抑或可以是茁壮的。
事业是一棵树,书籍是一片沃野。
让我比别人走得更远的阅读
朋友告诉我:一个优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开阔的人文视野、精深的专业功底和一定厚度的教育理论修养。
我是教语文的,文学作品大约属于“专业知识”的这一块,我所深深喜爱的思想类书籍呢,大约属于“人文视野”的一块。这两块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广读博取,盐在汤中。
教育无处不在——好比盐在汤中,只要我有心,大量的、高品位的、看似与教育无涉的阅读,依然使我于有意无意间,悟出很多教育原理。
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泰戈尔《新月集/审判官》)
这提醒我在惩罚孩子的时候扪心自问:我有资格惩戒他吗?我是由于爱他还是在泄愤?叩问的结果,常常是羞愧不已。结果,心情得以平静,毒火得以熄灭。
人们在河里修筑水坝用来建造水库或湖泊。这里的“湖泊”相当于意识,也蕴含着能量。水坝是可以活动的,当他遇到兴奋、新鲜的刺激或危机时就会向下移动,从而使湖的容量变大,那样人就具有了更大的能量。(柯林·威尔森《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义》)
由此想到意志与生命能量的关系:我们当教师的,都曾经有过课堂教学上的高峰体验———我相信,促使很多人努力钻研、精益求精的是以荣誉和奖励为表征的社会认可,更是让人沉醉的高峰体验。那种幸福,一旦品尝,就抑制不住想要复制它。
获得高峰体验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很多人因此而懈怠,使工作成为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机械运转,激情不再,高峰体验更是免谈。难道这是对自己的爱惜吗?错!柯林?威尔森告诉我们:没有高峰体验的生命,不仅是暗淡的,也是不健康的。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在奉献社会,也是在演绎自己健康幸福的美丽人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几何学上,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为最短。可是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包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的情况却是两点之间的距离以直线为最长。从这段话里我体会到,工作中尤其是做班主任要讲究艺术,要善于退以求进,走迂回之道。直来直去,往往两败俱伤。
这些书,看起来和教育教学没有直接关系,是所谓“闲书”、“杂书”。然而,使我走得比别人远一些的,恰是这条“野路子”。
“盐在汤中”——好像我的读书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实不是这样。真正的书虫,是我这种不求成败利钝,只求一己快乐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把纯粹的求知的幸福经由自己超越功利的书卷之气和灵秀之韵感染给学生——这种感染,这种熏陶,也许才是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请读苏霍姆林斯基给你的建议,书中十分之七,都是在说两个字:读书、读书、读书——
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一个人不想求知,他就好比用一道无形的栅栏把自己跟广阔的天地隔离开来,然而谁知道后来这道栅栏也许会变成真的牢狱呢!
这说的是学生要读书。
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
这说的是家长要读书——在苏大师的学校里,家长会干脆开成了读书汇报会和诗歌朗诵会。
何况我们——我们是干什么的?教书立人的人啊!不读书,你凭什么立在讲台?怎么敢面对孩子渴求的眼神?
我的精读书单
我读书的办法是很笨的,一是喜欢发声读,二是好书至少读两遍,三是觉得最好的必须要写了读书笔记,才能释然。
除了上面说到的,我将读过两遍以上的部分书籍,连同笔记片段列在下面。
1、《苏菲的世界》
“真有趣,真美妙!这是哲学吗?哲学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吗?”我的同事小安说。
错了——打个比方,哲学好比是蔬菜,马克思主义是胡萝卜。说胡萝卜是蔬菜没错,说蔬菜是胡萝卜就有点不对头。
我承认,虽然已经读过两遍,但是其中的脉络还没有完全理清。想一想,这是写给15岁中学生的启蒙读物,我真的为自己、为同胞惭愧、抱不平——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