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二节 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 一、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因素 1、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 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毒性之间的严格关系,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规律可言。但是对于部分化合物,却存在一些类似于规律性的关系。 (1)在有机化合物中,碳链的长度对毒性有很大影响; a. 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强。 例如:戊烷<己烷<庚烷 b. 支链饱和脂肪烃的毒性低于直链饱和脂肪烃的毒性。 例如:正庚烷<异庚烷 第二节 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 c. 如果碳链首尾相连成环,则毒性增加。 例如:环己烷的与正己烷 (2)物质分子结构的饱和程度对其生物活性影响,不饱和程度越高,毒性就越大; 例如: (a) 乙烷、乙炔、乙烯 (b)环己烯、环己二烯、环己烷、己烷 (3)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和几何异构对毒性的影响; a.对称程度越高,毒性越大; b.苯环上的三种异构体的毒性,对位>间位>邻位; 例外:邻硝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 第二节 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 c. 顺式异构体的毒性大于反式异构体; 如:顺丁烯二酸的毒性大于反丁烯二酸。 (4)有机化合物的氢取代基团对毒性有显著影响 如基团:-F,-Cl,-NO2,-NH2,-OH等 (5)苯环上的取代基对物质毒性的影响 a. 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甲基或乙基取代,全身毒性减弱,对黏膜的刺激性增加; b.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氨基或硝基取代,则有明显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 c.其毒性随氯原子所取代的氢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 问:白磷和红磷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为何他们在毒性和燃点上的区别如此之大? 答:白磷的分子由4个磷原子组成,形成一个正四面体,四个磷原子分别在四个顶点上。而红磷则是一种复杂的链状结构。 第二节 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 2、物理性质对毒性的影响 (1)溶解性 a. 毒性物质的溶解性越大,侵人人体并被人体组织或体液吸收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汞盐类与金属汞; 氯、二氧化硫与氮的氧化物 b. 对于不溶于水的毒性物质,有可能溶解于脂肪中,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类脂质结合,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麻醉作用。 例如:苯、甲苯、四乙基铅等。 第二节 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 (2)挥发性 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在空气中的浓度就越大。 影响物质的挥发性的因素有哪些? 熔点 沸点 蒸气压 例如: 溴甲烷与乙二醇 第二节 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 (3)分散度 研究对象: 粉尘和烟尘 影响: 颗粒的分散度越大,就越容易被吸入。 在金属熔融时产生高度分散性的粉尘,发生铸造性吸人中毒。 云南开远市37名村民重金属中毒 (铅、砷) 爬上烟囱监测烟尘环保人员中毒晕倒 一起因吸入铅烟尘引起慢性中毒的事故分析 第二节 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 3、环境条件对毒性的影响 环境因素: 物质的毒性与物质的浓度、接触的时间以及环境的温度、湿度 。 (1)浓度和接触时间 环境中毒性物质的浓度越高,接触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引起中毒。 Haber 定律 : K=Ct K—毒性作用程度指数 第二节 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 (2)环境温度、湿度和劳动强度 a. 环境温度 b. 环境中的湿度 c.劳动强度 (3)多种毒物的联合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包括不同途径)所产生的效应,包括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减轻,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反应。作用增加的称为药效的协同,作用减弱的称为药效的拮抗。 如:接触铅、汞等毒物的作业人员不宜饮酒。 喝酒后不宜喝浓茶。 第二节 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 4、个体因素对毒性的影响 毒物对人体的作用,不仅随毒物剂量和环境条件而异,

文档评论(0)

有一二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