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脂的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油脂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油品介绍
第三部分:油脂检测指标与分析
第四部分:油脂国标
第五部分:影响油脂价格因素
油脂的概念及分类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
油脂的制取
脂肪酸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常识
油脂的概念:
油脂是从天然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有机物的总称。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甘油三酯(简称甘三酯)。它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并称自然界的三大营养成份。其中甘油三酯的分子式为:
油脂的概念及分类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
油脂的制取
脂肪酸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常识
甘油(丙三醇)
脂肪酸
组成 甘油三酯
结构
R1
R2
R3
CH2-O-C-(CH2)n-CH=CH-CH=CH-CH3
CH2-O-C-(CH2)n-CH=CH-CH3
CH2-O-C-(CH2)n-CH3
____
O
____
=
=
O
=
O
油脂的概念及分类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
油脂的制取
脂肪酸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常识
油脂的分类:
①传统上的油脂按其来源分类:
a、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鱼油等。
b、植物油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棕榈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
此外还有微生物油,因稀少而罕见。在保健食品中用作原料,如在婴儿奶粉中加入的DHA
油脂的概念及分类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
油脂的制取
脂肪酸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常识
② 按脂肪酸属性分类:
a、饱和脂肪酸类油脂:动物油脂;
b、单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菜籽油、橄榄油、茶籽油等;
c、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
油脂的概念及分类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
油脂的制取
脂肪酸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常识
③按碘价
油脂
干性油脂
半干性油脂
不干性油脂
IV≥130 如亚麻籽油、桐油等,可在短时间内氧化聚合,形成有弹性的固体膜。
IV在100-130之间 如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等。久置空气中,氧化成膜。
IV≤100 如橄榄油、棕榈油等。久置空气中,不会干燥成膜。
油脂的概念及分类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
油脂的制取
脂肪酸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常识
人体摄入油脂有四大作用:
① 为人体提供热量;
② 提供人体自身无法合成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③ 供给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
④ 提供食品风味和制作功能(烘焙用油、麻油香味等)。
油脂的概念及分类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
油脂的制取
脂肪酸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常识
高油料作物
如:花生 芝麻
棕榈油是纯压榨的油脂
普通油料作物
如:玉米、葵花籽
毛油
在碱炼工段中加入 NaOH 除去游离脂肪酸,包括脱胶(酸化)、脱酸(碱炼)等工艺
物理精炼
在脱臭工段中,在高真空、高温条件下, 游离脂肪酸被蒸汽汽提而除去,包括脱色、脱臭、脱蜡等工艺
化学精炼
油脂的概念及分类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
油脂的制取
脂肪酸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常识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含2 个及以上的双键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含一个双键:如油酸)
油脂的概念及分类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
油脂的制取
脂肪酸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常识
主要的脂肪酸
来源
月桂酸
棕榈酸(饱和)
油酸
亚油酸 (多不饱和)
亚麻酸
芥酸
椰子油、棕榈仁油
棕榈油
橄榄油、花生油、红花油
玉米油、芝麻油、大豆油
葵花籽油、红花籽油
菜籽油
1、“饱和”脂肪酸:其中没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它
的优点是稳定性好,耐热性强,不易产生氧化产物
缺点是低温下容易凝固,食用过多而运动不足时容
易升高血脂,增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一类脂肪酸的优点是营养
价值高低温下仍然清澈透明;缺点是不耐热、稳定
性差,高温加热或长期储存后容易氧化,产生伤害
人体的自由基以及各种有毒的氧化产物、聚合产物
和分解产物。
3、“单不饱和”脂肪酸:虽然也是人体自身可以合成
的脂肪酸但它对于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等慢性疾病
的效果最好
备注:不同的油在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上都有所偏重,消费者在选
购的时候,备注只要记住,哪种油含哪种脂肪酸多,就可以按需
要购买了,因为脂肪酸的比例合理是食用油营养的基石。最
合理的比例是0.27:1:1如果不选用调和油而选择单一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0306-2018 热辐射类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pdf VIP
-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2011〕209号).pdf VIP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合成生物学》课件.ppt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docx
- 2.1.2 认识地球(第2课时 地球仪与经纬网)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pptx VIP
- 二年级上册1-8单元看图写话.pdf VIP
- YY/T 0061-2021特定电磁波治疗器.pdf
-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