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与练习 17.2欧姆定律__九年级物理2013新人教版电学全套
总结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三 、课堂小结: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变形式:U=IR R= 如图所示,将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R1=5Ω,R1两端的电压U1=2V,R2两端的电压U2=4V。求R2的阻值。 如图所示,R1=4Ω,R2=8Ω,将它们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如果说经过电阻R2的电流为2A。求流过R2的电流大小。 1.(2012·安徽)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联连接在AB两端,电压表并联连接在R1两端.已知R1=10Ω,R2=20Ω,电压表示数为2.5 V,则AB两端的电压U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6 A和9 V.求(1)通过R1的电流I1 (2) R1的电阻值 .如图所示,电阻R1为12Ω,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V的电源上,已知R2两端的电压是2V。请求出电路的总电阻。 * * 欧姆定律 第十七章 第2节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U R I —表示这段导体的电流。 (A)U—表示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V) 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 (Ω) 导出公式: U=IR R = I U 注意: 在公式 中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而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和导体中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但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而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U跟电流I成正比,跟电阻R也成正比. R = I U 运用欧姆定律时应注意的事项: 1、同体性: 2、同时性: 3、电流跟电压成正比,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 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在电压一定的情况 4、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 的单位用A,U的单位用V,R的单位用Ω。 下面是有关欧姆定律的应用: 已知电阻、电压,求电流 例1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U=12 V I R=30 Ω (1)画电路图;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 二.例题分析 解题步骤 例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 值是0.6 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解: UL=ILRL =0.6 A×20 Ω =12 V RL=20 Ω I=0.6 A IL=I=0.6 A A R L U= I R 根据 ,导出公式 。 I = U R 例3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18 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 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解: R= = = 1 222 Ω U I 220 V 0.18 A 根据 ,导出公式 。 I = U R R= U I 例4 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 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 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 V,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U2=20 V R=? I2=? I1=0.5 A R U1=5 V 解: I2= = = 2 A U2 R 20 V 10 Ω R= = = 10 Ω U I 5 V 0.5 A 提示: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因此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的大小均无关系,所以“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例5 甲、乙分别接入电压比是2∶1的电路中,已知它们的电阻比是2∶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比是 ( ) A.1∶1 B.2∶1 C.4∶3 D.3∶1 据题意 U甲∶U乙= 2∶1 ;R甲∶R乙= 2∶3 根据 解得: I甲∶I乙= 3∶1 解: 注意:甲和乙电压与电阻的对应关系不要出现错误。 D I = U R 1.关于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三年级下长春版10.1《飞向太空》课件1.ppt
- 语文三年级下鲁教版18《月球之谜》课件(21张).ppt
- 语文九年级上苏教版 10《创造学》课件(28张).ppt
- 语文三年级下长春版12.2《总司令挑行军锅》课件.ppt
- 语文九年级上长春版2.4《蒙古草原狼》课件3.ppt
- 语文五年级下《海上日出》第二课时课件.ppt
- 语文六年级上西师大版2.7《中华星》课件3.ppt
- 语文周计划5.doc
- 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讲评课件.doc
- 语文期中考前指导.ppt
-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阶段测试 基本能力试题.docx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人教版.docx
- 山东省济宁市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入学检测考试试题.docx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湖田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试题.docx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学生用卷.pdf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创新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素养评价(含答案).pdf
- 长沙市岳麓实验高三期中考试历史-学生用卷.pdf
-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