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以房养老”影响因素分析.docVIP

北京市民“以房养老”影响因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民“以房养老”影响因素分析.doc

北京市民“以房养老”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以房养老”是国际上成熟、普遍的养老方式之一,在国内刚刚兴起,文章通过社会调研,发现北京市民参加“以房养老”的情绪并不高涨,在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认为传统观念与养老院基础实施是影响市民参与“以房养老”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老龄化;以房养老   一、前言   今年,北京市首次公布了市户籍居民“人口金字塔”图以反映人口结构变化,该图显示出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特征愈发明显,2014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0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4.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5.3%。从金字塔结构看,北京25~35岁和45~60岁的居民是人口金字塔上的两个最大部分,然而,在10~20年后,45~60岁的居民将陆续进入老年行列,北京市户籍居民的人口负担正在逐步加重。   随着“老龄化”加速到来,养老金“缺口”成为学界和公众担心的问题。“以房养老”是国际上成熟、普遍的金融养老方式之一,它是依据终身财富优化配置理论,利用住房寿命周期和老年住户生存余命的差异,通过金融手段提前将老年人拥有的巨大房产资源套现、变现,实价值上的流动,为老年人在其余存生命期间,建立起一笔长期、持续、稳定乃至延续终生的现金流入。   在国际上,由于“以房养老”带给老年人很大福利,从而受到了很多老人的欢迎。但“以房养老”在中国才初起步,目前实践效果不佳。2015年3月,幸福人寿正式推出国内第一款“以房养老”保险,经过5个月的试点推广,截至8月底,幸福人寿“房来宝”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座城市仅有22户(32人)投保,客户主要为孤寡、失独、空巢、无子女的家庭,但相比我国庞大的老年人群来说,这一数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刘杰锋(2014)认为,目前我国“以房养老”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产权制度不完善,市场环境不匹配,法律支持不成熟等原因。本文以北京市居民为调查对象,对“以房养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以期分析不利于“以房养老”的主要因素。   二、调研分析   (一)“以房养老”的现状调研   本文于2015年2月至7月,对北京市居民进行了调研,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52份问卷,调查对象包含各个年龄层的人群,18岁乃至75岁以上均占一定比例,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各个年龄群体的想法。   调查发现有9.82%的市民认为仅靠退休收入很难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39.29%的市民认为仅靠退休收入较难满足,33.93%的市民认为基本能满足,这说明大部分市民在退休后依然需要额外的收入来支撑生活。对于其他类型的补充养老保障服务,有64.29%的北京市民愿意接受补充养老保障服务,21.43%的市民表示无所谓,这说明养老保障服务对市民是很重要的,并且市民愿意接受。对于“以房养老”项目,有40.18%的市民不愿意参加“以房养老”项目,31.25%的市民表示无所谓,可见大部分市民对“以房养老”排斥,或者不了解项目而无法做出判断。对于养老收入来源,有50%的市民愿意接受的养老金来源是本人退休收入,14.29%的市民希望靠个人储蓄维持生活,仅有3.57%的市民愿意接受“以房养老”的收入。从数据上看,北京市民依然希望靠传统、无风险的方式进行养老。   (二)影响“以房养老”的因素分析   1. 传统观念和保守思想   调研显示,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子承父业、父业子传”早已渗透到国人的血脉中,而所谓的“父业”主要就是指房产和田地,“卖房卖地”养老难免有家境没落的嫌疑。调研发现,许多老人宁愿将自己一生打拼的房产拱手送给哪怕是对自己没尽任何孝道的子女,也不会轻易将房子抵押来换取晚年的享受。许多子女也认为,百事孝为先,同样宁愿自己多尽义务、多赡养,也不会同意父母去“以房养老”。对于为何不愿意参加住房逆抵押贷款计划,40%的市民认为应将房产留给子女,33.33%的市民害怕项目不可靠。   此外,思想保守、害怕风险也是一大原因,他们认为房子在自己手里才最安心,害怕“以房养老”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此外,许多受访者说不愿看到自己尚活在人世,房子就已经属于“他人”,这与“生前遗嘱”难以被社会普遍接受甚至让人“忌讳”。中信银行于去年推出“以房养老”按揭贷款业务,是国内较早试点“养老按揭”的银行,但该业务推行以来在深圳、合肥等多地交易量为零。北京市民为何不愿意参加“以房养老”的原因如下:50%的市民认为不了解“以房养老”,且担心房产评估及信用风险,41.25%的市民认为“以房养老”会淡化亲情,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市民选择了“以房养老”不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