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旅游需求预测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旅游需求预测1

第四章 旅游需求预测 ※影响旅游需求要素 ※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 ※趋势外推模型 ※引力模型 ※特尔菲法 一、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旅游需求:在一定时间内,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色旅游产品的数量。 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需求的数量。 影响旅游的需求要素 旅游客源地:涉及到客源地旅游需要的水平和旅游者个人的情况。 旅游目的地:供给部分 (一)、客源地方面 ???1、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决定因素 例;国民生产总值对旅游需求影响 1994—2004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 2、人口特征 总人口 人口增长速度 城乡分布 人口密度 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 家庭结构 ※分析:发达国家的人口特征: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特征: 3、收入和闲暇: (1)收入:对旅游需求有影响的是可自由支配收入 (2)闲暇: 人类活动时间类型:谋生、生理、家务和社会、闲暇 对旅游需求影响最大的是? 1).收入增加是旅游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1990—2004 年中国GDP的平均增长率8.2%。 1995年中国的人均GDP为620美元(旅游人次6.29亿),2003年突破1000美元(2004年旅游人次11.02亿)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4年的3496元提高到2003年的8472元, 2).居民休闲时间增加是旅游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工薪阶层依法享有的假期:“十一”和春节两个长假、每周的双休日、五一、清明、端午、中秋、元旦 总计:116天 教师:182天 闲暇时间的增多势必会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出游机会。 4、?? 职业和教育水平 ??职业不同,意味着收入、闲暇和教育程度不同、旅游的倾向和需求也不一样。 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旅游需求越大。分析表4.2 (二)、目的地方面 1、?????? 资源和交通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越强,旅游需求越大; 交通条件越便利,旅游需求越大 2、?????? 价格和汇率 价格:旅游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化 汇率:汇率升高,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等于旅游价格下降 二、旅游需求预测资料的获取 按资料的来源和性质分: 第一手资料 主要方法:调查法、观察法。 第二手资料 来源主要有三个: · 企业内部材料; · 旅游报刊、杂志、调研专辑; · 国际和区域旅游组织和专业旅游市场调研。 机构年报及其他资料 第二节 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旅游需求的显著特点: 需求随时间变化而出现剧烈的变化; 每一个旅游目的地都有自己相对稳定客源地。 一、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 —由旅游季节性引起 1、季节性强度指数: 反映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 式中:R为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 Xi为各月游客量占全年的比重 R 值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越均匀;R 值越大,时间变动越大,旅游淡旺季差异越大。 案例:深圳锦绣中华表4.4 我国入境游客的时间分布集中性 入境游客的月季集中指数较小, R=0.6318(1993—19997),比世界旅游市场,6大旅游目的地(美、法、英、意、西班牙、德)都小,反映了我国入境游客季节性不强的特点。 原因分析: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旅游热点多、旅游产品多(特别是历史人文旅游产品) 2、高峰指数 度量游客某一时间相对于其它时间利用旅游设施和某旅游地的趋势 式中:Pn为高峰指数; V1为最繁忙时期的游客数 Vn为在 n个时期内的游客数 n为参照时段(1=最繁忙时期),一般选全年月份的中点 讨论:若pn=0;pn增大 高峰指数的一个主要用途是用于对旅游地用于比较或用于考察某一设施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高峰趋势。 对中国入境游客的季节变动情况分析1993~1997年 形成了4个旅游波峰期:3月中旬~4月中旬、7月~8月中旬、9月中旬~11月、11月中旬~12月中旬 其中4个高峰期为4月、8月、10月、12月。8月为最高峰,Pn=110.2%。 两个波谷期:11月~2月和5月~6月。两个谷底期是2月和6月,2月为最底谷,Pn=86.0%。 二、旅游需求的空间的分布集中性 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结构主要指旅游者的地理来源和强度。用地理集中指数来定量分析: 式中: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 X i为第i个客源地地的游客数量; 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 G值越接近100,客源越集中,G值越小,客源越分散 分析杭州、桂林昆明的主要国际客源地地理分布 分析表4.6 第三节、旅游需求预测模型 旅游需求模型可以分为四类: 趋势外推模型;结构模型、仿真模型、定性模型。 一、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