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改写散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剪梅改写散文

一剪梅改写散文 《一剪梅》教案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有这样一位女词人,她曾有过“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天真烂漫情怀;也曾吟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因相思而憔悴的面影;以至于晚年独处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无尽凄楚,又或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巾帼豪情。如今细数,皆历历在目,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她,走进易安那细腻清丽的情感世界。 二、预习检测,疏通词意 1、作者介绍 2、通读词意 预设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题解: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词牌格式,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 预设: ?通读词意:(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及补注口头翻译本首词。) 补注 ①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兰舟:《述异记》卷下谓: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为舟之美称。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三、诵读品味,把握基调 诵读节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诵读指导: 四、作品赏析、字斟句酌 1、理清脉络,凸显结构 预设: 红藕香残玉簟秋,(勾勒环境)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叙写情事)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神驰遐思)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借景抒情)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直抒胸意) 2,句句细品,层层深入 预设分析:提示:析景、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勾勒环境) 从户外之景至室内之物,从视觉感受写到触觉感受, 勾勒出“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清秋节气,其中荷花的凋败与生凉的枕席,既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 预设分析:提示:析字、情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叙写情事) 赏析: “轻”、“独”赏析:此二字不写情而含情,“轻”字点染出女子固有的温婉轻柔的情态,既是思念丈夫的女子,一举一动都似带有愁绪,而“独”字则明确点出离情别绪。 预设分析:提示:析句式、意境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楼。(神驰遐思) 赏析:此句为倒装句,理解为“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雁回,思谁寄锦书来。” 联想意境 预设分析:提示:析景、情、作用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借景抒情) 赏析:花落水流,恰似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女词人见此景,不觉睹物伤怀。以流水落花之景承接上片,自然过渡为下片的直抒胸臆。“一种”、“两处”“相思”、“闲愁”,简笔便勾勒出两地离情,夫妻二人情深厚意不言而喻。 预设分析:提示:析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直抒胸意) 赏析:“才下”、“却上”这能在眉间心上游走的愁思,让人仿佛看到了女词人的感情在转瞬之间的波动起伏,余韵无穷。 小结: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处生活,下片由以抒情为主,全词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语言清丽含蓄,情感婉转缠绵。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对比分析:《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 提示:从不同时期,不同基调上进行分析 时期分别为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时期;基调分别为明快开朗、细腻深婉、凄凉孤寂。 五、作业布置、巩固提升 1、背诵全词。 2、用现代文将本首词改写为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 六、板书设计 篇二:《一剪梅》教案 《一剪梅》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知人论世”的欣赏。 2、运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从“以意逆志”的方法入手,分析意象,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别样愁情。 【教学方法】吟诵、讨论、讲析结合、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学检测 (一)知人论世 1、李清照,号 易安居士 ,济南人(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