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州快哉亭记的整理
                    黄州快哉亭记 整理一、古今异义 1、至于赤壁之下§1(古义:到达)2、使其中不自得§3(古义:他的内心)3、窃会计之余功§3(古义:征收钱粮等公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 4、、将何往而非病§3(古义:怨恨;今义:疾病) 二、偏义复词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舟楫,偏在舟,船只)三、词类活用 1、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 (南, 名词作状语,在南; 北,名词作状语,在北)2、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3、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4、 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5、 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6、 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7、 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8、 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动用法,使……称快)9、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10、 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11、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使动用法,使……穷尽)四、一词多义1、 舍东西一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渔夫樵父之舍(住的房屋)2、 为即其庐之西南为亭(建造)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称为)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感到)今张君不以谪为患(当作)乌睹其为快也哉(是)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①此独大王之雄风耳  ②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③此则人之变也  ④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2、 省略句  ①而自放山水之间(“自放”后省略介词“于”)  ②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后省略介词“于”)  ③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玩之”后省略介词“于”)  ④举目而足(“足”后省谓语“赏”)3、 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正常语序为“以清风振之,以明月照之”)  ②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与其下。(介词结构后置句)4、被动句  ①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被动句。谪,被贬官。) 5、 主谓倒置句  ①快哉此风! 6、 宾语前置句  ①而风何与焉?(“何”是动词“与”的宾语。)   ②将何往而非病?(“何”是动词“往”的宾语。)   ③ 将何适而非快?(“何”是动词“适”的宾语。)   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自”是动词“放”的宾语。)7、 定语后置  ①有风飒然至者。(有飒然至者风) 六、固定句式   (1)乌睹其为快也哉!(“乌……哉”有“哪里……呢”的意思。) 七、文学常识: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的弟弟人称“小苏”。 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黄州,治今湖北黄岗。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6年(1083),时苏辙被贬。赏析: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作者借物抒怀,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寻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此外也应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含有不平之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