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总复习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副高的中短期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一)青藏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二)太平洋高压的中短期影响 二、西太平洋高压的季节进退与我国东部 地区季风雨带进退的关系 第29讲 青藏高压及其与太平洋高压的联系 一、副高的中短期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青藏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 对高原地区的影响 高原上,夏天80%地区为对流云。 2. 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 青藏高压东部型时,我国东部盛夏伏旱。 青藏高压西部型时,我国东部出现阴雨天气。 东部型—长江中下游伏旱 伏旱 高 高 低 西部型—我国东部多云雨天气 云雨 高 高 低 (二)太平洋高压的中短期影响 中心、脊线附近 西部 北部 南部 第五章 副热带高压 太平洋高压各部的天气: 副高中心、脊线附近:天气晴好。 副高西部: 东退期-西风带槽移来,积雨云、积云。 西进期-西南季风加强时期,往往出现云雨区。 太平洋高压各部的天气: 第五章 副热带高压 副高北部:常对应于副热带锋区,季风雨带。雨带通常位副高脊线之北5——8个纬度处,其走向大致和脊线平行。 副高南部:主要看季风区、信风区有什么系统,当有东风带扰动和台风活动时,常出现云雨、雷暴,有时有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二、西太平洋高压的季节进退与我国东部地区 季风雨带进退的关系 西太平洋副高位置的季节进退与我国东部地区季风雨带的进退有相对应的关系,其对各地区雨季的起讫时间有一定程度的决定作用。 季风雨带一般处于西太平洋高压脊线以此5—8个纬距处,从我国东部各纬度多年平均候雨量分布图可见。 3—4月份,副高脊线位18°N以南,华南雨季,降水量缓慢增长。 5月上中旬—6月上旬,付高脊线到20°N以南,华南沿海一带雨量徒增,为华南前汛期,季风初到华南,夏季风建立。 6月中旬,副高第一次北跳,越过20°N,徘徊在20—25°N之间,这时雨带北移,华南前汛期结束,江淮梅雨期开始。 7月中旬前后,副高第二次北跳越过25°N,位25—30°N之间。相应的黄淮雨季开始。 7月下旬— 8月初,副高脊线北移到30°N以北,华北雨季开始。 雨带也标志着夏季风所达的位置,为季风的前缘。而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进入盛夏伏旱期。同时,在7、8、9月,华南也出现一雨量集中期,是受西太平洋台风影响而出现的台风雨季。 9月,副高开始南退,雨带也同时南撤,副高脊线向南撤退过25°N以后,长江流域转入秋雨季节,脊线撤回到20°N以南,华南又多阴雨。 小 结 副热带高压主要介绍两类,一类是出现在大陆高原对流层上层的,另一类是在对流层中低层的,这两类形成机制不同,结构复杂。对流层上层的主要介绍的是青藏高压,介绍其东西部两种类型转换时对中国大陆的天气影响,对流层中低层主要是在对流层中层的西太平洋副高,介绍其进退与大陆季节转换的关系对大陆东部天气的影响。 总 结 天气学内容:一张天气图 一幅拓扑图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