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代奇人陈公哲
编辑先生:
近日翻阅贵报,发现你们做的 “中山人在上海” 项目中写有孙中山、郑观应、徐润、郑伯昭、陈炳谦、阮玲玉、马应彪、郭乐、李敏周等人,但找不到陈公哲的名字。我觉得在上海的中山名人中,应该加上一个陈公哲。故特撰此文,想为中山市的名人大厦添一块砖。
本文所依据的材料大部分来自的陈公哲的《精武五十年》一文,部分来自网上。特别要提醒编辑先生的是,贵报在2004年6月23日 第 3456 期 19版陈公哲与精武会
来源于:中山日报·文化中山 名人之旅 2004年6月23日 第 3456 期 19版 陈公哲(1880-1954年)是精武会发展的关键人物。霍元甲(1869-1910)在连续打败侮辱中国人为主“东亚病夫”的俄国和西洋大力士后,威名大振。同盟会邀请霍元甲到上海创办中国精武体操会,以图大展伟业之机,不料霍元甲遭日本人暗算,在病中误服日人的“慢性烂肺药”,精武体操学校开学仅10日,霍元甲即英年早逝。霍元甲逝世后,精武会却并没有因而停歇。陈公哲与另一香山人卢炜昌、江苏人姚蟾伯一起,于1910年3月3日在上海正式成立精武体育会,把霍元甲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他们出钱出力,团结众会员,逐步健全组织,还不断充实内容使之随时代潮流而发展。尤其是陈公哲,他把自己的私宅捐赠出来作为精武的新会所,为精武会的发展可谓不遗余力。
1916年11月5日,孙中山先生曾亲自会见精武体育会的全体会员,还于1919年为《精武本纪》作序,在序中表彰了精武会的成就,并亲笔为精武体育会题写“尚武精神”匾额,欣然同意担任精武体育会的名誉会长。 1922年8月,当陈公哲从香港乘船返上海时,曾在船上邂逅孙中山。孙中山对陈公哲说:“你在国内服务社会多年了,现在又到南洋推广国术,海外亦会因此受益不浅。你所做的,实际上也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社会基础健全,是国家振兴的本钱。在这一点上,我与你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sqdfz@126.com
Tel:
附3:本人在贵报发表文章的目录
序号 文章主标题 作者 信息来源 日期 1 纪念渡头抗英烈士雷兆成诸君 ◎ 胡兴德 中山日报 2009-3-1 2 郑观应卒年考证 胡兴德 中山日报 2009-1-25 3 香山建县选址“称土”再考 ◎胡兴德 中山日报 2008-12-6 4 香山建县选址“称土”考 ◎胡兴德 中山日报 2008-10-25 ?1909年春,西洋力士奥皮音在上海北四川路亚波罗影戏院中,一连数日炫耀肌肉,作健美表演,言语中带轻蔑口吻表露愿与华人角力。翌日,消息见于报端,沪人哗然。其时同盟会会员陈其美、农劲荪和五金行经理陈公哲等人气愤之余开会商讨,决定请个高人煞煞洋人威风。有人提议,河北虎头庄有一霍元甲,生得虎背熊腰,能轻松挑起500斤柴,曾一个人打得十几个无赖跪地求饶,还吓跑过俄国大力士,颇有武名。这样,霍元甲便应邀来沪与比武当时陈公哲在留美预科学校任外语教授,,翻译、沟通和联络组织等工作霍元甲与柔道会教师较量,将日本人推入天阶,使其右手骨折。霍元甲与徒弟刘振声教授武术创办精武体操学校。,霍元甲不幸去世,学校濒临倒闭陈公哲与精武体操学校刘振声,精武体育会意在发扬民族精神、强民族体魄、抵御外侮、扶危济世。陈公哲家业尚属富殷,但他一心专注于精武会事业,不断地捐资散财,包括把家中唯一的一处三层楼公馆和庭院无偿献给精武会充作会馆,以致于家道逐渐败落。时人称“精武发达,公哲破产” 。 在的努力下,精武会发展迅速,从上海到广州、港澳乃至东南亚等地都建起了分会,
陈公哲擅长书法,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书法展。他是“书法座谈会”、“ 中国书学会”等学术组织的发起人,出版过多种书法著作。他的《科学书法》、《行草章法》、《行草神韵》、《行草集成》、《初学书法》、《初学书法》、《钢笔千字文》、《书法教材》等书法著作流传甚广。
陈公哲对书法艺术有独特的见解,且对自己的艺术成就颇为自信,这从他写给石岐乡彦郭灏如的信(此信亦为中山市博物馆藏品)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浩如先生惠鉴:敬读十月十二日大扎。吾辈治学,旨不在钱。然为便求限制,略定润例,每件港币十元。赏识者随便,友好不收。册叶、对联书就奉上,斋额字请寄下。九体书中,甲骨、籀、篆,分,似难实易,笔法平面多于立体故也;草、章、真行,似易而实难。笔法六合兼备,尤以草为最。愚为识者书,多作草,其次章行。拙作既荷赏识,兹有十余件,最近寄家乡展览刚完,如欲携岐展览,可携片与茶园东堡陈乡长锦享接洽。唯展览完后,如何带港,希商洽办理。愚书有划时代之价值,近且向国外宣扬,真知吾书者,当在千百年后,亦不区区于时人之虚誉也。此候 日祺
附白首青春集一、展览小册一,希察阅。
陈公哲启 十月十六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