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参考)T梁结构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 结构尺寸 3.2.1 横断面的布置 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主梁间距为2.0米,桥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刚性接头,由桥面净宽确定为9片梁。 3.2.2 主梁尺寸拟定 (1) 主梁高度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1/15~1/25之间,当建筑高度不受限制时,增大梁高是比较经济的方案,可以节省预应力钢束用量。对于跨径25米的简支梁取用150厘米梁高是比较合理的。选用150厘米梁高时,计算跨径为24.12米,高跨比为1.50/24.12=1/16。1/16位于1/15~1/25之间,符合要求。 (2) T梁翼板厚度 T梁翼板厚度主要取决于桥面板承受车轮局部荷载的要求,还应考虑能否满足主梁受弯时上翼板受压的强度要求。本设计预制T梁翼板厚度取用150mm,翼板根部加厚到250mm以抵抗翼缘根部较大弯矩。 (3) 主梁腹板的厚度 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腹板内主拉应力较小,腹板的厚度主要由预应力钢束的孔道设置方式决定,同时从腹腔板的稳定出发,腹板厚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1/15,故取用腹板厚度为14厘米。在跨中区段,钢束主要布置在梁的下缘,以形成较大的内力偶臂,故在梁腹板下设置马蹄,以利数量较多的钢束布置。设计实践表明,马蹄面积与截面总面积以10%~20%为宜。设置马蹄宽30厘米,高18厘米,则马蹄与截面积之比为10.4%,位于10%~20%之间,符合要求。 (4) 横截面沿跨长度变化 横截面沿跨长度变化主要考虑预应力钢束在梁内布置的要求,以及锚具布置的要求,故为配合钢束的弯起而从六分点开始向支点逐渐抬高,同时腹板的宽度逐渐加厚,在距梁端一倍梁高范围内(150厘米)将腹板加厚与马蹄同宽。 (5) 横隔梁的设置 为增加各主梁的横向联系,使各主梁在载荷作用下的受力均匀,本设计共设置7道横隔梁。考虑施工方便和钢束布置,端横隔梁与梁同高,中横隔梁高132mm,厚度为16cm。 图3-1结构尺寸图(mm) 图3-2 T梁各截面图示 (6) 主梁几何特性计算见下表 表3-2 跨中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小毛截面) 分块名称 分块面积形心距上缘距离 分块面积 分块面积对上缘净矩 分块面积自重惯性矩 分块面积对截面形心惯性矩 翼板 7.5 2250 16875 42187.5 37.95 3240455.63 3282643.13 三角承托 18.333 680 12466.44 3777.78 27.12 500136.19 503913.97 腹板 73.5 1638 118755 1868548.5 -27.05 1198528.70 3067077.2 下三角 128 96 12288 768 -82.55 624192.24 624960.24 马蹄 141 540 76140 14580 -95.55 4930093.35 4944673.35 ∑ 5204 236524.44 90 表3-2 跨中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大毛截面) 分块名称 分块面积形心距上缘距离 分块面积 分块面积对上缘净矩 分块面积自重惯性矩 分块面积对截面形心惯性矩 翼板 7.5 3000 22500 56250 33.17 3300747 3356997 三角承托 18.333 680 12466.44 3777.78 22.34 339280.3 343058 腹板 73.5 1638 118755 1868548.5 -31.83 1659538 3528086 下三角 128 96 12288 768 -87.33 732146.8 732914.8 马蹄 141 540 76140 14580 -100.33 5435699 5450297 ∑ 5954 242149.44 注:(cm) (cm) 上核心距: 下核心距: 截面效率指标: 表明以上初拟的主梁跨中截面尺寸是合理的。 3.3主梁内力计算 3.3.1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3.3.1.1永久作用集度 (1) 预制梁自重(第一期永久作用) 1)跨中截面段主梁自重(六分点截面至跨中截面,长8.04米) G(1)=0.5204×25×8.04=104.60(KN) 2)马蹄抬高与腹板变宽段梁自重(长2.94米)=0.15 ×0.6×25=2.25(KN/m) 2) 边梁现浇部分横隔梁 一片中横隔梁(现浇)体积 0.16×0.25×1.32=0.0528 m3 一片端横隔梁(现浇)体积 0.16 ×0.5×1.35=0.108 m3 =(5×0.0528+2×0.108) ×25/24.96=0.4808(KN/m) 3) 桥面铺装 8cm厚混凝土铺装: 0.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