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实验讲义-2014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专业实验讲义-2014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编 2014年9月 前 言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各项建设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高校毕业生。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不但对人才需求量大,而且对人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化工类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善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要使我们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上述素质,实验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是在化工类专业学生学完化工原理、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和有关化工工艺等理论课程及受过一系列基础实验的训练之后进行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更切合工程实际的特点,需要专业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在化工专业理论的指导下,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及工艺类较复杂实验项目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处理及分析能力。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达到拓宽实验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研究能力的目的。 本教材是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编写的实验教材。各实验的讲义由相应的实验教师编写。在实验项目和内容的安排上,以综合及设计实验为主,将一些实验方法的训练融于各个实验项目中,充分体现实验基础训练与应用的联系。 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以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整个实验项目的实验,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主动地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深入思考,充分体会化工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分析及物理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同时,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实验报告的结果与讨论中充分体现出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工专业实验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随之在变,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改进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工作! 编 者 2014年9月 目录 前言………………………………………………………………………1目录………………………………………………………………………2实验1 釜式反应器的研究……………………………………………………3实验 2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12实验3 水盐体系相平衡测定及硫酸钾制备………………………………15实验4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测定…………………………………………39实验 5 固体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CO2甲烷化反应……………………51实验 6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63 实验7活度系数的测定…………………………………………68 实验8磷矿尾矿酸解实验……………………………………72 实验 9 等离子体重整甲烷—二氧化碳制合成气…………………………80 实验10脂肪酸分子蒸馏与分离实验 ……………………………………… 86 实验11管式反应器流动特性测定实验 ……………………………………94 实验12 二氧化碳P-V-t关系的测定………………………………………101 实验13正丙醇—水二元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109 实验14乙酸丁酯的合成及精制……………………………………………117 实验15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123 实验16离子交换处理含铜废水实验………………………………………………133 实验1 釜式反应器的研究 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是连续流动反应器的一个重要性质,可定量描述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特性。物料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不同,其反应的程度也不同。通过测定流动反应器停留时间,即可由已知的化学反应速度计算反应器物料的出口浓度、平均转化率,还可以了解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混合状况,确定实际反应器对理想反应器的偏离程度,从而找出改进和强化反应器的途径。通过测定停留时间分布,求出反应器的流动模型参数,为反应器的设计及放大提供依据。 单个反应釜使反应达到最大返混,因此降低了反应速度。而多个反应釜串联操作在连续流动的反应器内,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料之间的混合称为返混。返混程度的大小,一般很难直接测定,通常是利用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来研究。然而测定不同状态的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分布时,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停留时间分布可以有不同的返混情况,即返混与停留时间分布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不能用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数据直接表示返混程度,而要借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