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技术与应用-混合分散和乳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配技术与应用-混合分散和乳化

复配技术与应用 第四章 混合、分散与乳化 目 录 第一节 三者间的联系和差异 第二节 混合原理及典型混合机械 第三节 胶体化学基础知识 第四节 分散剂与分散作用 第五节 乳液的基础知识 第六节 分散和乳化机械 第七节 三者在精细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第八节 小结 混合、乳化和分散的定义 第一节 三者间的联系和差异 混合:是指将两种以上固体粉末相互均匀分散的过程或操作。 分散:特指将不溶的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胶体的过程。(捏合与匀化) 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 虽然在广义上都属于“混合”但各有偏重 黑火药 浆糊 牛奶 第一节 三者间的联系和差异 三者间的联系 两种固体物质间缺乏亲和力很难实现均匀混合 物料A 物料B 分散相A 分散相B 分散相可以使溶液或者胶体 液体A,B应为同一液体或者可混溶 均匀混合物料 液体A 液体B 混合相 干燥粉碎 ※利用微粒吸附在界面形成Picking 乳液,可在物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实现乳液的稳定 三者辩证统一实现物质的混合,是复配技术的基本操作 相同点:三个体系中都存在明显的界面 第一节 三者间的联系和差异 三者间的异同 差 异: 固体混合是热力学稳定的,其为不可逆过程,而胶体体系和乳液体系为动力学稳定体系,其为可逆过程。 固体混合不需要克服额外的界面能,所以不需要表面活性剂,但胶体体系和乳液体系为维持稳定都需要克服表面自由能。 三种的界面形式不一样,前者为固-固界面,后者分别为固-液和液-液界面 因为上述不同所以三种体系的形成需要不同的方式 第二节 混合原理及典型混合机械 混合目标、难点和原则 目标:使配方中各成分含量均一,确保产品中组分的准 确性,保证最终产品的性能 难点: 操作对象为超细粉体,具有粒度小,密度小,附着性、凝聚性、飞散性强等特点; 粒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粗糙度不均匀; 混合组分多,有时多大十多种; 微量混合时,最少成分的混合比率(稀释倍数)较大等。 混合原则: 当组分比例悬殊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 但组分密度相差悬殊时混合应该先装密度小的然后装密度大的; 要注意考虑中各组分的性质 第二节 混合原理及典型混合机械 混合方法和混合机理 混合机理 切变混合:使固体物料在界面间切变而达到混合。如研磨混合。 对流混合:使固体物料在对流作用下达到混合。如V型混合筒、三维运动混合机混合。 扩散混合:使粉末紊乱运动而达到混合。如搅拌型混合机(如槽形混合机)的混合。 在实际混合超作中往往以一种混合机理为主的复合混合 第二节 混合原理及典型混合机械 ? 混合效果评价 其中Na=min{Nn},n=1,2,3,….i; Nb=max{Nn},n=1,2,3,….i 混合度不但可以衡量仪器的好坏也能评价物质是否容易混合 第二节 混合原理及典型混合机械 ? 影响混合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混合原理及典型混合机械 ? 混合时间:不宜过长,滚筒20 min,V型,双螺旋锥型5 min 第二节 混合原理及典型混合机械 是靠容器本身的旋转作用带动物料上下运动而使物料混合的设备。 混合设备及其分类 是物料在容器内靠叶片、螺带或气流的搅拌作用进行混合的设备。 命名为混合机一般以搅拌混合为主,但过筛和粉碎有混合功能 第二节 混合原理及典型混合机械 容器旋转型混合机—水平圆筒混合机 筒体在轴向旋转时带动物料向上运动,并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滑落的反复运动中进行混合。 总体混合主要以对流、剪切混合为主,而轴向混合以扩散混合为主。 混合度较低,但结构简单、成本低、混合能力强。操作中最适宜转速为临界转速的70%~90%;最适宜充填量或容积比(物料容积/混合机全容积)约为30%。 第二节 混合原理及典型混合机械 容器旋转型混合机—V型混合机 由两个圆筒成V型交叉结合而成。交叉角α=80~81°,直径与长度之比为0.8~0.9。物料在圆筒内旋转时,被分成两部分,再使这两部分物料重新汇合在一起,这样反复循环,在较短时间内即能混合均匀。 以对流混合为主。 V型混合机混合速度快,在旋转混合机中效果最好,要求混合物料密度相近。操作中最适宜转速可取临界转速的30%~40%;最适宜充填量为30%。 第二节 混合原理及典型混合机械 容器旋转型混合机--双锥型混合机 在短圆筒两端各与一个锥型圆筒结合而成,旋转轴与容器中心线垂直。混合机内的物料的运动状态与混合效果类似于V型混合机。 将粉末或粒状物料通过真空输送或人工加料到双锥容器中,随着容量的不断旋转,物料在容器中进行复杂的撞击运动,达到均匀的混合 双锥型混合机工作效率较高,节约能源、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适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建材等行业的粉状、粒状物料的混合。 第二节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