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本课程之第二课时
课后作业: 试举一例:说说你知道的一处积石山的自然风光加以说明。(说出它的所在,美在哪里) * * 积石山概况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州西北角小积石山东麓,处于东经120°41′—103°05′,北纬35°34′—35°52′之间,东南与临夏县接壤,西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青海省民和县隔河相望,东北部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南北宽约33公里,东西长约37公里,总面积909.97平方公里。[1]? 截至2011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辖4个镇、13个乡,共145个行政村、6个社区、12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5.8万人,有汉族、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等十个民族。 积石山县是 1981 年成立的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光秀美,民情淳朴。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史记·夏本纪》记载:禹“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境内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县境内已探明的古文化遗址有 140 多处。据已经发现的石塬乡元山、安集乡三坪、银川乡新庄、别藏乡桥头等遗址出土的墓葬和陶器表明:在第四纪全新世时期,这里已具有发达的马家窑文化类型、马厂类型、半山类型、齐家文化类型和辛店文化类型,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1949 年 8 月出土于安集乡三坪村的一件彩陶瓮,被誉为“彩陶王”,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并被国家邮电部制成纪念邮票发行国内外。还有积石雄关、禹王庙遗址、临津古渡、鲁班石等众多的历史遗迹,香水坪、盖新坪、吊水峡瀑布、积石民俗村等自然景观,“保安三庄”民俗风情别具一格。县北与著名的炳灵寺石窟隔黄河想望,西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县内气候清爽宜人,空气、土壤、水源均无污染,是盛夏季节旅游避暑的好去处。积石山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大河家、四堡子的蛋皮核桃、冬果梨,安集、银川的花椒,石塬三二家的串椒等久负盛名。花岗岩、石英石、硅铁等储量丰富,民族工艺品保安腰刀闻名遐迩,冬虫夏草系列产品及皮革、牛绒、花岗岩制品初具规模。黄河在境内流程达 40 公里,水能蕴藏量丰富,还有大面积草场、宜林地,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州西北角小积石山东麓,处于东经120°41′—103°05′,北纬35°34′—35°52′之间,东南与临夏县接壤,西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青海省民和县隔河相望,东北部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南北宽约33公里,东西长约37公里,总面积909.97平方公里。 地貌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地区,中部为二阴山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山区,海拔1787~4308米。[1]? 气候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既含山地、高山综合气候特征,受地势影响,全县气候差异很大,又具有小区域性气候特征。年均降水量为660.2毫米,平均年蒸发量约88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323小时,无霜期133至168天之间。冬春季干燥,夏秋季湿润。 自然风光之黄草坪草原 盛夏的黄草坪草原,岗峦苍翠,绿草如茵,山花烂漫,牛羊遍地,如一块碧绿的天然地毯铺在积石山麓,美不胜收。 位于小积石山麓的黄草坪,海拔在2300~2600米之间,为高山草甸,面积约2万亩,地势西高东低,呈东西走向,分布于刘集、石塬、柳沟等乡,一直延伸到斜套村附近,地形以黄土峁为主,地域内有较开阔的滩地,是积石山县主要牧场之一。?这里沟梁相间,山坡较缓,草坡面积大,草场分布广,植被发育好,地下水丰富。良好的生态、完整的景观、凉爽的气候是夏季草原休闲及风情体验的良好区域。在这农牧交错带,又有浓厚的景观特色,可以体会到草原生活的独特情趣。 积石雄关 积石雄关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乡,距临夏市90公里。积石雄关为河州24关之首,关内“积石神工”,(又称“导河积石”、“积石奔流”、“积石锁钥”),被列为河州大八景之首。史料记载,夏之前,沧海横流,洪水滔天,尧帝用鲧治水,劳而无功。舜继尧位,诛鲧,使鲧子禹续其父业治水。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沧海,息了水患,舜因禹功,传位于禹,禹建夏朝。积石峡内千岩壁立,有大禹开山辟石之痕迹;其间黄河排雪响雷,破关而出,奔腾东逝。销桐坡兀立一块高2.7米、宽2.3米、长3.3米的青石,相传为大禹导河憩息之处,人称“禹王石”,石上大禹憩息坐痕犹存,当地群众信为神石,百般保护。公路沿河岸凿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