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清的行政管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清的行政管理

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4、清朝对地方的监察采取双轨制 一方面由十五道御史按道对地方实行监控,对各级地方官员执行监督。 另一方面,清朝还有一系列地方监察系统。总督、巡抚兼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 各省按察司是专管一省的司法和监察机构; 省、府间的道也有监察权,道员又称监司。 5、清朝还有两个特殊的监察机构: 宗室御史处和内务府御史处,专门负责监察宗人府和内务府的。 以上各点体现了清朝监察的完整性。 行政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选拔、任用及回避 (一)官员的选拔 清代官员选拔制度的多样性和完备性: 1、科举;与明朝时的科举基本相同。 对会试落第的举人,通过拣选、大挑等途径让一部分进入官场。 2、学校:一是备科举,二是为举贡; 地方学校生员和国子监贡生分别可直接参加乡试和会试。 举贡是各省学政会同地方督抚按期将本地学校中的部分生员送入国子监学习,而实则通过廷试和考职,即刻录用为官。 行政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选拔、任用及回避 清朝贡生制度十分完备: 岁贡:每年或二三年从府、州、县学选送廪(lin)生入国子监; 恩贡:遇皇室庆典,根据岁贡常额加贡一次; 副贡:在乡试录取名额外列入备取的,直接送入国子监读书; 优贡: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送入国子监学习; 拔贡:十二年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入国子监。 行政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选拔、任用及回避 3、荐举和捐纳; 4、世职和荫叙:是清朝最重要的入仕途径; 世职:宗室、王公、外戚和功臣可世袭爵位; 荫叙分三种: 积有勋劳的高级官员可荫一人入国子监称恩荫; 对死难国事的官员子弟授职称难荫; 对己衰落世家的子孙授职称特荫 5、吏道:吏员入仕也是一条获得任官资格的途径。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合格后可出任官职。 行政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选拔、任用及回避 (二)官员的任用: 待选官员赴吏部报到候选,根据待选者资格和班序每月抽签一次。也可捐纳钱物而指定到某处候选,称为指省或指分。 吏部并无实权,高级官员由军机处负责,地方官吏由督抚委派。除实授官外,还有以下几种任用方式: 1、署职:即初任官先试用三年,称职后方实授职; 2、兼职:如以大学士兼尚书; 3、护理:即以低级官兼任高级职务; 4、加衔:即于本官外另加高级官衔,如以道员加布政使。 行政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选拔、任用及回避 (三)回避制度: 1、亲族回避:凡有祖孙、父子、叔侄和兄弟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机构任职,职务较低者回避。地方官回避更严,凡有五服以内的亲属关系及外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者均要回避; 2、职务回避:如户、刑二部中负责各省事务的司级长官必须回避,即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 3、地区回避:地方官必须回避籍贯所在的本省,且不允许在邻省五百里以内的地区任地方官。 行政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选拔、任用及回避 官员任用的民族歧视色彩: 1、满人做官多靠世职等特权,而汉人做官只能通过科举,在科举上分满汉两榜,满人享有种种优待; 2、一些如理藩院、内务府等完全不用汉人,其余机构虽实行满汉复职制度,但政务决定权多操纵在满人手中; 3、清朝实行官缺制度,以确保满族贵族在政权中的优越性; 4、满官缺多于汉官缺,且都是政府要职,严禁汉人递补,汉官缺都是次要职位,且满人可以递补,地方政权也是如此,督抚多由满人担任,一般县官多则由汉人担任。 行政官员的管理 二、官员的考核和升迁 基本承袭明朝制度,分考满和考察两种。 清初考满为一年一考,三考为满。三品以上官员先自我裁定,四品以下由吏部同都察院一起审查,最后均上报皇帝审定。 结果分为五等:一等称职者记录,二等称职者赏赉lài,平常者留任,不及者降调,不称职者革职。 考察和考满合一,由吏部考功司主持,每三年考订一次,考核标准是四格(守、政、才、年)。 对京官的考察叫京察,对地方官考察叫大计。 京察中称职的被列为京察一等,可得到加级和记名的奖励;对不称职要纠以八法。 行政官员的管理 二、官员的考核和升迁 考核之后多作出处罚和奖励的决定: 处罚分三类:一是罚薪;二是降级;三是撤职。 奖励分为两类: 一是记录,记录三次可升一级; 二是加级,由一至二级不等。 行政官员的管理 三、官员的封爵、俸禄、休假和退休 (一)封爵: 清朝封爵到乾隆年间划一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二)俸禄 俸禄、恩俸、养廉银: 清朝俸禄分九品十八级,按级领取俸禄,另京官、外官、文官、武官均有不同的标准。 雍正始以恩俸和养廉银作为正式俸禄的补充。 恩俸是指给京官发的双俸,地方官则发给养廉银。 (三)休假制度: 岁首(阴历)、端午、中秋有法定假日,从年底十二月二十到次年正月二十为期一月的封印假,还有探亲假、婚丧假、丁优、守制的制度。 (四)退休制度:60 岁。 THANKS 中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