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事故案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上事故案例

案例概况:2005年11月10日8:30左右,某航道治理工程建设项目部租赁的安徽和县某航运有限公司一工人(男,安徽人)在太运壹号船舶上进行船舶靠泊带缆作业过程中,站在船尾的码头缆桩处用手拉缆绳时,脚打滑跌入江中溺水身亡。   案例分析:该船尾部护栏在施工中被打坏,项目部曾安排修理,但因各种原因修理工作迟迟未进行,致使护栏缺失,且该船员安全意识差,未穿救生衣进行水上作业,是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该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监管不力,在对了解作业船舶护栏缺失的情况下,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让存在安全隐患的船舶继续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大连辽渔一号“5·3”事故 大连渔轮公司辽渔一号“5·3”事故调查报告   2001年5月3日,停泊在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公司)大连渔轮公司西码头正在进行建造的“辽渔一号”发生重大事故,造成1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遵照吴邦国副总理的指示,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立即组成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闪淳昌同志任组长的辽渔一号“5·3”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调查组),并开展了调查工作。调查组由中央企业工委、监察部、国防科工委、农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全国总工会等有关单位的人员和专家组成(名单详见附件1)。在调查组的协调和大连市人民政府的积极支持下,中水公司及大连渔轮公司的善后工作积极稳妥,死者家属已于5月13日全部返回安徽省宿州市。调查组在辽宁省事故调查组及大连市消防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通过实地勘察事故现场、调查取证、查阅大量资料和专家论证,查清了事故原因,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辽渔一号”是隶属于中水公司的大连渔轮公司为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建造的大型鱿鱼钓船,船舶建造合同期为2000年11月1日至2001年7月15日。该船总长72.78m,型宽10.80m,型深6.70m,排水量1830t(示意图见附件2),4月14日下水后一直停泊在大连渔轮公司西码头进行机电安装、舱内保温等内设施工。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大连渔轮公司分别安排所属总装厂承担管系施工、船电厂承担船上电缆接线,安排渔机工业公司(大连渔轮公司所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为独立法人单位)保温厂承担船舱聚氨酯泡沫喷涂、削平施工,在船上进行交叉作业。期间,总装厂将其承担的滑油系统、疏排水系统施工发包给大连远洋船务公司,大连远洋船务公司又将所承包工程转包给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个体包工头顾建生,顾建生违规私招民工到制冷机舱作业。与此同时,保温厂于5月2日临时雇用14名流散民工,未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未办理任何用工手续,即安排其上船对已经喷涂的聚氨酯泡沫进行削平作业。   5月3日下午,10名民工进入一号冷藏舱继续进行削平作业(另外4人因劳务费低辞工离去);保温厂5名工人在一号冷藏舱上部的后冻结机舱进行聚氨酯泡沫喷涂作业,于14时40分完成作业后到甲板休息。13时许,顾建生雇用的大连庄河市荷花镇村民宋让华等3人,开始在与后冻结机舱毗连的制冷机舱进行电气焊施工。14时40分许,宋让华在制冷机舱前部用割炬切割通向后冻结机舱的排水弯管。14时50分许,当快切割完时,宋让华突然发现在所切割的排水管内由后冻结机舱向制冷机舱窜火并伴有黄烟,宋让华等丢下焊枪等工具跑上甲板,此时正在甲板休息的保温厂5名工人先是看到舱口向外冒烟,紧接着看到火球从舱口窜出。15时04分,消防人员赶到事故现场时,发现在一号冷藏舱作业的10名民工已全部严重窒息中毒死亡。   二、事故原因   经过调查分析,逐一排除了人为放火,锯、铲作业与金属件冲击碰撞打火引燃,照明灯具、配电线路打火或其表面过热引燃,吸烟点火引燃等4种可能。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后冻结机舱内进行聚氨酯泡沫塑料喷涂作业的同时,在制冷机舱内气割连通后冻结机舱的排水管作业,致使火焰通过排水管点燃聚氨酯泡沫塑料,造成舱内可燃气体轰燃。   大连渔轮公司、大连渔机工业公司等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包代管现象严重,施工中有多处违章现象,如保温厂承接的船舱喷涂作业在舱内配料,不采取通风措施;二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违规交叉作业,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认真协调和监督各作业部门和外来施工队的施工,造成各行其事,无法及时了解并排除隐患;三是对外来施工队的管理混乱,虽然有一些规章制度,但没有落实,疏于管理,公司相关部门在雇用外来民工时,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关,也没有严格执行有关动火的规章制度,致使外来民工中的有关人员无证上岗,违章操作;四是公司领导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安全责任不到位。   大连渔轮公司辽渔一号“5·3”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三、对事故责任人的处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