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VIP

2016年电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电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 2010年1月 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每空2分,共30分) 1.“汉译小说”的出现,开始于 在《清议报》上的提倡,而“汉译小说”的流行,则开始于林纾。 2. 1921年3月出版的胡适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诗集。 3. 1907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组织的“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话剧团体。 4.鲁迅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曾在《 》杂志上以《旧事重提》为副题发表。 5. 1927年 与王映霞在上海相遇后,几乎每天都要在日记里记下对王映霞的相思和爱慕,后结集有《日记九种》出版。 6.徐志摩生前共出版过《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本诗集,此外,还有其身后经亲友整理编印的诗集《 》等。 7.《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写得最好的小说,在_ 的形象塑造上具体表现出当时正风靡全国的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 8.《春蚕》是_ 农村题材小说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篇,也是当时“丰收成灾”作品中最早也最卓越的代表。 9.最能体现巴金后期小说创作成就的,是被称为“人间三部曲”的《憩园》、《第四病室》和 《 》。 10. 1938年,“文协”成立后,_ 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和总务部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组织出版了“文协”会刊《抗战文艺》,直至抗战胜利。 11. 1934年,_ 在回乡的行程中给妻子张兆和写了近50封信,这些书信经过加工整理,以系列散文的形式发表,后结集成《湘行散记》。 12._ 的《上海的狐步舞》曾注明“一个断片”,是描述1931年的上海风情的长篇小说《中国1931》中的一节。 13.李劫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被文学史誉为“ 小说”。 14. 1923年暑假,冯至参加了“浅草社”,并在《_ 》上发表诗歌和散文。 15.穆旦在西南联大的四年中,创作和发表了大量的诗作,从而使他成为了“ 诗派”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 二、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5分) l. 1925年在北京复刊的《甲寅),则具有官方的色彩,被看作是新文化运动一只最大的“拦路虎”。主持这个刊物的是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 )。 A.林纾 B.章士钊 C.吴宓 D.梅光迪 2.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另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同样有名,它的作者是( )。 A.丰子恺 B.叶圣陶 C.何其芳 D.俞平伯 3. 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 A.《狂人日记》B.《呐喊) C.《故事新编》D.《仿徨》 4.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 A.《幻灭》B.《灭亡》 C.《动摇》D.《追求》 5. 1924年,沈从文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 A.《蜜柑》B.《柏子》 C.《萧萧》D.《丈夫》 三、多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1. 1922年在南京主办的《学衡》,是穿着西装的复古派,则产生了很大的迷惑性,其主要成员有( )等。 A.梅光迪 B.林纾 C.胡先啸 D.吴宓 2.京派是活跃在北方京津地区的一股强大的文学势力,其成员主要有( )等。 A.与语丝社有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 B.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孙大雨、梁宗岱等 C.与创造社和太阳社有关的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蒋光慈等 D.京津高等学府里的师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冯至、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乾、林庚、李长之等 3.通信集《三叶集》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胡适 C.宗白华 D.田汉 4.《子夜》的“三条火线”是( )。 A.吴荪甫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的斗法 B.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工人的斗争 C.吴荪甫与双桥镇农民的斗争 D.吴荪甫与汪派政客唐云山的斗争 5.与海派艳异多变的文学风格不同,京派作家在艺术追求和创作特征上显现出共性,大致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反抗文学的政治性、商业化 B.对物质文明的对峙与质疑,出于对西方文明的拒斥 C.在艺术风格上趋向于温和节制,讲究圆润精致的审美境界 D.在题材择取上多关注乡土中国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xz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