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CT-张小康.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脏CT-张小康

肝转移瘤 平扫:肝转移瘤呈多发性、结节性低密度病灶,且以病灶内出现中心性密度更低区,表现为厚环征、瞳孔征或不规则密度更低区为特征。在中心性密度更低区内可出现横跨密度更低区的水平状分界影称液-液平征。在肿瘤壁上有时可见壁上小结节。有时瘤灶为等密度或高密度,是由于瘤灶出血或钙化所致。 肝转移瘤 瞳孔征: 增强扫描瘤灶中心的密度更低区呈边界清楚的小圆形,且其直径明显小于由瘤组织形成的周围低密度区时,形成类似瞳孔的形态。 肝转移瘤 厚环征: 增强扫描瘤灶中心的密度更低区呈圆形,且直径较大,边界清,而包绕的瘤组织带较厚时,称之厚环征,常见于大肠癌或平滑肌肉瘤肝转移。 肝转移瘤 薄环征: 增强扫描瘤灶中心的密度更低区呈圆形,且直径较大,边界清,而包绕的瘤组织带较薄时,称之薄环征。 肝转移瘤 中心不规则坏死: 增强扫描瘤灶中心的密度更低区呈不规则形。 肝转移瘤 液-液平征: 瘤灶中心的密度更低区呈两种密度及水平分界,呈之液-液平征,其病理基础为其内伴出血。 肝转移瘤 壁上结节征: 表现为厚环征的环壁内缘上有与环壁密度相同的小结节状突起。 肝转移瘤 增强扫描:第一类 快速注药后第1分钟(动脉期),瘤灶边缘呈环形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第2分钟内(门脉期),瘤灶边缘的环形强化厚度不扩大,密度可仍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如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均出现密度高于正常肝的环形强化,且在肝内多个结节发生,则是肝转移瘤CT诊断的重要特征。 肝转移瘤 增强扫描:第二类 快速注药后第1分钟(动脉期)和第2分钟内(门脉期),瘤灶都无明显强化。 肝转移瘤 增强扫描:第三类 多血供的肝转移瘤,动脉期瘤灶可出现全瘤高密度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门静脉期全瘤密度速降为低密度或等密度。 肝转移瘤 上述CT表现在多数情况下,分别发生于不同病人,少数病例,同一肝脏内可同时出现上述CT表现。只要肝内瘤灶为多个结节,则都是肝转移瘤CT的重要征象。肝转移瘤动态增强扫描的延迟期,瘤灶均呈低密度。 肝海绵状血管瘤 1.平扫: 肝海绵状血管瘤多表现为结节状或肿块状的低密度病灶。直径≤4cm的肿瘤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直径4cm的称巨海绵状血管瘤,边界可分叶,瘤内于少数扫描层面,可出现少数的密度更低区,肿瘤大而瘤内密度更低区少,这与肝细胞癌于多数层面出现多数性密度更低区的特征有明显的不同。病理上为血栓机化,故增强扫描后仍呈低密度。 肝海绵状血管瘤 2.增强扫描: 动脉期瘤内边缘出现少数小点状或小结节状强化灶,强化密度高于同层正常肝组织或近似同层主动脉的密度。门脉期瘤内的边缘性强化灶略为增多、增大,密度仍高于同层正常肝或近似同层主动脉的密度。延时扫描肿瘤可出现全瘤强化,并逐渐降至等密度。 肝囊肿 肝囊肿的CT表现为肝内单个或多个低密度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大小不等,由数毫米至十几厘米,巨大囊肿边缘可有轻度分叶,囊内可有分隔,分隔可能为两个囊肿融合。增强扫描病变区及边缘均无强化,囊壁较薄不易显示。 肝囊肿 肝囊肿较小时因容积效应使囊内密度增高,边缘亦欠锐利,此时不要误诊为肝内实质性占位;巨大肝囊肿周围常伴有小囊肿,囊内合并出血时密度增高,不要误诊为肝脓疡。肝囊肿尚需与囊性肝转移瘤、肝包虫病及其他肝假性囊肿等鉴别。 多囊肝 多囊肝CT表现为肝实质内弥漫分布的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囊性病变,针头大至数厘米,严重者肝实质全部被囊肿取代,仅囊壁间残留少许正常肝实质,肝体积明显增大,囊壁可有钙化,呈弧形或斑点状,部分融合成小块状。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囊壁间的正常肝实质强化,边缘部的囊肿较易破裂,囊液流到包膜下,形成包膜下积液。多囊肝部分可恶变。 肝脓肿 1.脓腔: 为脓肿的中心区,平扫呈均匀性低密度,无密度更低区,CT值接近水平或略高,增强未见强化表明脓肿灶已完全坏死液化,如脓腔内有团块状稍高密度,则表明脓肿尚未完全液化坏死。 肝脓肿 2.脓腔壁: 为脓肿周围的环形稍低密度影,平扫其密度高于脓腔而低于邻近正常肝组织。病程短、急时,腔壁边缘模糊,增强扫描不强化;病程长、慢时,腔壁边缘清楚、光滑,增强扫描有环形强化,脓腔边缘显示更清楚。 肝脓肿 3.壁周改变: 病程短、急时,紧靠壁周可见小脓肿,大小约3-3mm,单个或多个,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楚。 壁周低密度水肿灶,为脓肿壁外围肝组织水肿所致,增强扫描无强化。腔壁的环形强化及周围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环统称环靶征,最常见为双环征,但根据腔壁是否有两层强化及壁周的水肿环是否存在,亦可表现为单环征或叁环征。 肝脓肿 4.胆源性肝脓肿: CT表现为脓肿灶多发而且相对较小,位置可在肝内和肝边缘部或包膜下,脓腔表现与血源性相似,多数有肝内胆管结石、程度不等的胆管积液、积气扩张;增强扫描部分胆管壁有强化,病变所在肝叶可有萎缩,临床有肝胆道反复感染病史。 肝脓肿 5.早期肝脓肿: 为肝脓肿的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