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食用指南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杏鲍菇食用指南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和前两天介绍的平菇(糙皮侧耳 P. ostreatus)是一家。同属的食用菌还有白灵菇、凤尾菇、榆黄菇……(喂,大家可是看过平菇的,你要不要这样凑字数!)胖胖的杏鲍菇。图片:与其他侧耳不同的是杏鲍菇长得格外粗壮——你到超市里、农贸市场上看见它和其它蘑菇放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也会深有体会。杏鲍菇是整个侧耳属中长得最大的那一个,因此也获得了“平菇王”(king oyster mushroom)的成就,虽然它的风味、口感与平菇并不那么类似。在蘑菇拼盘里,杏鲍菇更是能完爆其它蘑菇。图片:wiki commons杏鲍菇的主要食用部分就是子实体那粗壮的“柄”,而那小而薄的“伞”倒是可有可无的。不过作为散发孢子的关键部位,菌伞对于杏鲍菇本身的繁衍倒是更有价值。与平菇的菌伞总是偏向一边不同,杏鲍菇浅褐色到深黑灰色的菌伞可偏可正。杏鲍菇年轻的时候菌伞还是正常的凸起蘑菇状,而随着成熟程度增加,他会逐渐变平乃至凹陷,形成“皮搋子”状——可惜杆子太粗了。可以从这些大小不一的杏鲍菇里看到菌伞成长的“心路历程”。图片:wiki commons杏鲍菇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中欧、西亚直至印度一带,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都没有分布,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舶来品”。80后的小伙伴们应该也会发现,杏鲍菇是凭空像变戏法一样,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的。实际上,直到1993年日本开发出一套高效的杏鲍菇栽培技术之前,我们是没有机会吃到这种西方蘑菇的。这项技术的成功推广,也让这种蘑菇进入千家万户,只剩一个时间问题。培养瓶中长出的杏鲍菇。图片:为什么杏鲍菇在1993年后才逐渐普及?具体的技术细节、难题我无从知晓。不过它的特性的确与侧耳属的那些木腐菌们存在一些差别。杏鲍菇的生长是依赖于草本植物的根的,之间存在一种弱的寄生关系。之所以杏鲍菇中文正式名叫做刺芹侧耳(Pleurotuseryngii),就是因为它们和野刺芹(Eryngiumcampestre)以及野刺芹的近源种之间存在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当然,杏鲍菇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啊是一棵草),它们还会依赖刺芹同属伞形科的阿魏属(Ferula)、毒胡萝卜属(Thapsia)、细果芹属(Cachrys)、双带芹属(Diplotaenia)等植物而生存。野刺芹的花序,仔细看还有一点儿萌。图片:wiki commons不过对于一个吃货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它们有多难种,而是既然都种出来了,我们要怎样好好地吃它。杏鲍菇的质地紧实,口感肥厚,脆嫩弹牙,咬上去颇有几分像是鲍鱼的质感。而与许多香气扑鼻的蘑菇不同,生的杏鲍菇几乎是没什么气味的,直到煮熟才会散发出淡淡的类似杏仁的清香。杏鲍菇就是这样一种百搭的食材,不论什么做法都不会出什么大错。从切片炭烤、黄油煎炸,到手撕清炒、浇汁红焖,怎么做都非常好吃。简单的做法能突出杏鲍菇本身的清香,而复杂的酱汁可以让弹滑的杏鲍菇美味再升级。有时候就连我这样的纯肉食动物,也会忍不住诱惑,偷偷塞两片杏鲍菇到嘴里呢!浇汁调味的烤杏鲍菇。图片:煎炒杏鲍菇。图片:凉拌手撕杏鲍菇。图片:鹅肝酱焗杏鲍菇。图片: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