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 总评成绩100%=平时10%+期中20%+期末70% 心理学网站: / / / 世纪心理沙龙 华夏心理网 心理学8小时以外 心门网/ 慧真网 参考书目 一、普通心理学 1、《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心理学导论》. 黄希庭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 北师大出版社 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张大均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心理学公共课教材 1、《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院校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大学心理学》. 张厚粲主编. 北师大出版社 四、课外读物 1、《心理学改变生活》 2、《登天的感觉》 岳晓东的心理咨询手记 3、《心理学是什么》,崔丽娟等著,北大出版社 4、《心灵简史》 5、皮格马利翁的象牙塔 6、天平上的心灵 7、恋上布母猴 8、曾奇峰《你不知道的你自己》 9、李子勋《心灵飞舞》 心理学五大模块: 1、绪论 2、认知心理 3、人格心理 4、学习心理 5、心理健康 科学心理学: ①学科继承性 ; ②独特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主张; ③科学的研究方法 。 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研究物性。 △心理学三大争议: ①研究对象:心理/行为 ②研究方法:实验/非实验 ③决定心理发展:遗传/环境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点。 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五大理论:行为论、精神分析论、人本论、认知论和生理科学观。 研究如何改进学习; 研究如何提高记忆; 学会察言观色,协调人际关系; 改善自我调节以更好适应环境; 研究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和治疗; 希望用以解释睡眠和梦,等等。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 心理活动在行为中产生,在行动中得到表现。 心理和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 二、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看,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动态的,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特征:是稳态的,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心理状态:指特殊情境中形成的暂时性的心理持续状态。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 认知、情感、意志简称为知、情、意。 知、情、意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1、情感和意志受认识活动的影响。 2、情感和意志影响认识活动。 3、情绪和意志相互作用。 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心理过程是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 其次,心理过程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最后,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 心理状态是一种介于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某类心理状态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就转化为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又会影响心理状态的性质。 三、意识与无意识 从能否被当事人觉知到的角度看,可以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意识现象和无意识现象。 心理学上谈到意识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它当作心理的同义词使用。 二是现代心理学把意识作为心理的高级层次看待,认为意识为人类所独有。 (一)意识、无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是我们现实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前意识 潜意识 (二)意识的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白日梦状态 4、睡眠状态 (三)生物节律 节律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 有四种循环与人的行为相联系,即人的生物节律。它们与一年、28天、24小时和90分钟四种时间长短近乎对应。 人的睡眠是受内部节律调节的。如果你不顾生物钟,在非正常时间睡觉,通常睡眠质量会受损。 时差问题 工业心理学上倒班制度 (四)睡眠和梦 人睡觉的时候,一夜之中有两种睡眠状态交替出现,即快速动眼睡眠与非动眼睡眠相互转换。 梦境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梦有一定预见性是有原因的。 心理的实质 对心理实质的理解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主义心理观 唯物主义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心理观 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是第一性的,物质 第二性。 古代人们认为精神活动是寄居在人体内 的一种类似空气的特殊物质——灵魂的作 用。 二、唯物主义心理观 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机械唯物主义: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心脏,是血管的作用。 辨证唯物主义: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是社会化的结果(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 API(一).pdf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中JavaScript的使用.docx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 API开发(二).pdf VIP
- (高清版)ZT 0142-2010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pdf VIP
- 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台词肖申克的救赎经典语录中英文对照.docx VIP
- 张恩利-体育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运训).ppt VIP
- 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doc VIP
- DB65T2052-2011 库尔勒香梨贮藏保鲜技术规程.pdf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开发之字符串.pdf VIP
- 《商务英语翻译》课件——产品说明的翻译原则2.pptx VIP
文档评论(0)